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475)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孙刚房岩韩德复都兴莉熊缨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底栖动物
  • 3篇沉积物
  • 2篇疏水
  • 2篇疏水性
  • 2篇扰动效应
  • 2篇稳定性
  • 2篇污染
  • 1篇地貌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地貌
  • 1篇生物模板
  • 1篇生物扰动
  • 1篇生物修复
  • 1篇水体
  • 1篇水体沉积物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动物
  • 1篇内源污染
  • 1篇群落
  • 1篇微观结构

机构

  • 7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孙刚
  • 6篇房岩
  • 1篇都兴莉
  • 1篇韩德复
  • 1篇苏志刚
  • 1篇熊缨

传媒

  • 4篇农业与技术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Chemic...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地形地貌的扰动效应被引量:1
2015年
底栖动物是底质微地貌的组成部分,其活动与其它环境因子共同造就了底质地貌形态,维持了底质景观的异质性。底栖动物的扰动行为使沉积物结构疏松,含水率增加。生物洞穴使沉积物下部的强度增大。底栖动物对沉积物地形地貌的演化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孙刚房岩毕雨涵
关键词:底栖动物沉积物地形地貌生物扰动稳定性
以土壤动物为指标的长春南湖公园土壤环境评价
2014年
本文分析了长春南湖公园绿地环境中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构成,并以土壤动物为指标,对土壤环境进行了评价,据此为公园林地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苏志刚熊缨孙刚
关键词:城市绿地土壤动物群落
环境因子对水体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沉积物是水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温度、溶解氧、生物组成、机械扰动、pH值等环境因子对于水体沉积物磷素释放具有复杂的、综合的、深刻的影响,制约着水体的营养水平、透明度、生产力和食物网。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水体沉积物污染已成为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的磷素交换、释放机制,对于水体污染预测和控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孙刚房岩毕语涵都兴莉
关键词:环境因子水体沉积物内源污染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phobic Nano Silver Film on Butterfly Wings as Bio-template被引量:4
2014年
Hydrophobic nano silver films were fabricated on butterfly wings as bio-template. The micrometric/nano structures and hydrophobicity of the surfac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help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video-based contact angle meter. The hydrophobic mechanism of silver film was analyzed with the aid of Cas- sie's formula. On the nano silver films of various thicknesses(5, 10, 20, 40, 60, 80, 100 nm), all the contact an- gles(CAs) of water were bigger than 120°. When the silver film was 5 nm, the CAs of water on it on the wing surfa- ces of Mimathyma nycteis and Speyeria aglaja were 143.2° and 139.2°, respectively. Coated with the sliver film of the same thickness, butterfly wing surface exhibited the CA remarkably bigger than glass slide surface, exhibiting its high hydrophobic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silver film thickness on butterfly wing surface, the hydrophobicity kept de- creasing. The micrometric/nano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n butterfly wing surface result in the transition of metal silver from hydrophilicity to hydrophobicity.
FANG YanSUN GangBI Yuhan
关键词:BIONICSHYDROPHOBICITY
蝴蝶翅表面的多级复合结构和疏水性被引量:1
2014年
使用扫描电镜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22种蝴蝶翅表面的多级复合结构和疏水性。一级结构为微米级鳞片,鳞片密度为101~280个/mm2,长65~135μm,宽35~85μm,间距48~112μm。二级结构为鳞片表面的亚微米级纵肋和横向连接。三级结构为纵肋和横向连接上的纳米级突起。蝴蝶翅表面的蒸馏水接触角为138.2°~158.5°,属于天然疏水表面,这是翅表面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协同作用的结果。蝴蝶翅表面可为新型仿生自清洁材料的制备提供生物模板。
房岩韩德复毕语涵孙刚
关键词:蝴蝶接触角疏水性生物模板
底栖动物对受损水体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生物修复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国际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的优势包括成本较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浓度、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和二次污染、可应用于其它技术难以使用的场合等。底栖动物在受损水体的修复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房岩孙刚毕雨涵
关键词:底栖动物生物修复环境污染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稳定性的扰动效应
2014年
底栖动物对水体中沉积物的稳定性(再悬浮、抗侵蚀、抗冲刷、抗崩解等)具有综合性的扰动效应。除了生物洞穴对沉积物物理结构的直接作用外,还有生物在扰动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效应。底栖动物扰动区的沉积物通常表现为高含水率、高渗透性、表层沉积物细化、下层沉积物粗化、表层强度降低、下层强度增强,这些物理性状之间密切相关。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稳定性的扰动效应是水体污染释放、营养元素浓度、富营养化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的很多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孙刚房岩毕语涵
关键词:底栖动物沉积物稳定性
蝴蝶翅粗糙表面的各向异性及机理分析
2014年
使用扫描电镜和接触角测量仪,观测了蝴蝶翅粗糙表面的各向异性,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蝴蝶翅表面微观复合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并由此导致液滴在蝴蝶翅表面的滚动行为及自清洁性呈现各向异性,正向滚动角〈垂向滚动角〈逆向滚动角。蝴蝶翅表面可作为纳米自清洁表面的仿生制备模板。翅表面的各向异性是蝴蝶长期进化的结果,对于蝴蝶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孙刚邰志娟房岩毕语涵
关键词:各向异性疏水性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