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719A14)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郑永唐杨柳萌王睿睿李玉叶何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性病
  • 2篇药物
  • 2篇抗HIV-1...
  • 2篇化合物
  • 2篇活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性病患者
  • 1篇性病诊疗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标本
  • 1篇药物发现
  • 1篇人类乳头瘤
  • 1篇人类乳头瘤病...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郑永唐
  • 2篇王睿睿
  • 2篇李玉叶
  • 2篇杨柳萌
  • 1篇刘乃发
  • 1篇王永兰
  • 1篇何黎
  • 1篇张高红
  • 1篇孙汉董
  • 1篇李耐三
  • 1篇唐宏
  • 1篇肖伟烈
  • 1篇李晶晶
  • 1篇田仁荣

传媒

  • 2篇Chines...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性病诊疗常见误区及对策
2006年
李玉叶
关键词:抗体检测试剂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抗原血液标本人类乳头瘤病毒
红花五味子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抗HIV-1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从红花五味子果实中寻找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其抗HIV1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合胞体抑制、HIV1感染细胞保护、HIV1p24抗原测定、融合阻断、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活性分析等实验,检测分离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红花五味子甲素能够抑制病毒诱导的合胞体形成,保护病毒感染细胞,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对HIV1感染细胞与正常CD+4细胞间的融合,逆转录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红花五味子甲素不抑制病毒在慢性感染细胞中的复制,也不抑制蛋白酶的活性。结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红花五味子甲素,它对HIV1病毒复制早期具有抑制作用。
田仁荣肖伟烈杨柳萌王睿睿孙汉董刘乃发郑永唐
关键词:天然化合物抗HIV药物HIV-1
412例性病患者的HI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了解性病患者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自愿接受HIV咨询检测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的412例性病患者进行HIV-1/2抗体检测,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12例性病患者的HIV检出率为2.9%。性病患者中检出HIV阳性率依次为:尖锐湿疣6.2%,生殖器疱疹4.2%,梅毒3.4%,淋病1.5%,非淋菌性尿道炎1.0%。合并感染HIV的性病患者中,83.3%的患者有多性伴,商业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极低。感染HIV的尖锐湿疣患者及生殖器疱疹患者以频繁复发为突出表现,1例合并感染HIV的梅毒患者半年即进展为神经梅毒。结论性病患者是HIV感染的重要高危人群,危险性行为是其感染HIV和其它性病的主要原因,应该加强性病患者的HIV监测。对临床上频繁复发的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患者,快速进展的梅毒患者,应高度怀疑合并HIV感染的可能。
李玉叶何黎王永兰郑永唐
关键词:性病艾滋病病毒
蛋白激酶C在H IV复制中的作用与药物发现被引量:7
2005年
蛋白激酶C(PKC)是一类磷脂依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KC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紊乱等多种人类疾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KC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刺激H IV病毒的活化,并磷酸化病毒复制周期中的多种蛋白,如P17gag、Nef、Rev和V if等,这些蛋白的磷酸化在病毒复制周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了解PKC与H IV及细胞间的复杂关系,开发抑制PKC蛋白激酶的药物从而达到抑制H IV复制的目的,或激活PKC从而减少或消除体内潜伏的H IV病毒库是对PKC在抗H IV研究中应用提出的两个主要方向,对于开发新型抗H IV药物有重要意义。
张高红唐宏郑永唐
关键词:蛋白激酶CHIV信号转导磷酸化
四个小檗碱类化合物的体外抗HIV-1活性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研究小檗碱和巴马汀母核上己基的引入对化合物抗HIV-1活性的影响,并比较结构相似的小檗碱和巴马汀抗HIV-1活性的差异。方法:考察4个化合物对重组HIV-1RT活性、HIV-1复制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小檗碱和巴马汀有较强的体外抑制HIV-1重组逆转录酶活性,EC50分别是63.1和44.52μg.mL-1;己基巴马汀有一定的抗HIV-1活性,合胞体抑制的EC50是0.08μg.mL-1,治疗指数为11.38;巴马汀对各种细胞系的细胞毒性较其他3种化合物小。结论:己基巴马汀有一定的抗HIV-1活性,己基的引入可能改变了其作用机制,提示构效关系的研究将为寻找高效低毒的天然化合物提供实验依据。
杨柳萌王睿睿李晶晶李耐三郑永唐
关键词:小檗碱抗HIV-1活性构效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