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B1B03)

作品数:19 被引量:202H指数:9
相关作者:费学谦方学智刘晓敏朱光真邓先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9篇油茶
  • 7篇活性炭
  • 4篇茶皂素
  • 3篇油茶皂素
  • 3篇油茶籽
  • 3篇水酶法
  • 3篇提油
  • 3篇提油率
  • 3篇酶法
  • 3篇茶籽
  • 2篇动力学
  • 2篇油茶果
  • 2篇油茶籽油
  • 2篇竹活性炭
  • 2篇籽油
  • 2篇活性
  • 2篇机器人
  • 2篇光催化
  • 2篇茶果
  • 2篇茶油

机构

  • 16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国家林业局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费学谦
  • 5篇蒋剑春
  • 5篇方学智
  • 5篇孙康
  • 4篇卢辛成
  • 4篇崔丹丹
  • 3篇邓先伦
  • 3篇罗凡
  • 3篇朱光真
  • 3篇孙红
  • 3篇王金元
  • 3篇刘晓敏
  • 2篇刘明刚
  • 2篇王锋锋
  • 2篇钟海雁
  • 2篇李好
  • 2篇吴晓峰
  • 2篇曹曦明
  • 2篇王国栋
  • 1篇原姣姣

传媒

  • 3篇林业机械与木...
  • 2篇中国油脂
  • 2篇功能材料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煤炭转化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3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掺杂型Zn2+-TiO2/AC光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共掺杂制备得到Zn-TiO/AC光催化剂,利用氮气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n的掺杂使TiO衍射峰宽化,晶粒粒径减小,并且在活性炭...
卢辛成蒋剑春孙康崔丹丹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光催化活性甲苯
文献传递
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油茶籽油掺入豆油的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采用傅里叶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应用于不同比例(0%~50%)的豆油和油茶籽油的二元体系样品,通过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回归方法的优化,建立了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豆油含量的近红外光谱的定量模型。以"二阶导数+Norris derivative filter"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和PLS的回归方法所建模型最佳,其校正相关系数(Rc)和校正标准误差(RMSEC)分别为0.999 99、0.057 70;交叉检验相关系数(Rcv)和交叉检验校准误差(RMSECV)分别为0.999 99、0.071 9;最优波段为5 037.16~4 728.60 cm-1、7 852.72~7 089.04 cm-1、8 577.82~8 323.26 cm-1;最佳主因子数为6。另外,经外部验证15份随机样品的化学值和NITS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998。表明近红外透射光谱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掺假油茶籽油中豆油的含量(范围为0%~50%)。
原姣姣王成章陈虹霞
关键词:油茶籽油掺假豆油偏最小二乘法
茶油水酶法制取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酶的种类及不同的多酶组合对油茶籽提油率的影响,并筛选茶油水酶法制取的最佳水解酶和酶组合。结果显示,单一酶中Alcalase 2.4 L蛋白酶具有较好的提油效果,提油率达到90.48%,通过多级筛选试验获得的最佳多酶组合方案为依序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Alcalase 2.4 L蛋白酶对料液进行酶解,提油率可达91.40%;综合分析,在茶油的水酶法制取中选用Alcalase 2.4 L蛋白酶作为水解酶是适宜的选择。
孙红费学谦方学智
关键词:茶油水酶法提油率
油茶籽油水酶法制取工艺优化被引量:16
2011年
采用水酶法从油茶籽中提取油茶籽油,选用A lcalase 2.4L蛋白酶作为水解酶,研究了不同酶解工艺条件对提油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酶解温度61.5℃,酶解时间4 h,酶解pH 9.4,料液比1∶7,粉碎度80目。经验证,在该条件下提油率可达到91.24%。
孙红费学谦方学智
关键词:油茶籽油水酶法提油率
基于活化能指标活性炭自燃倾向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应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市场上常售的三种活性炭从30℃~900℃的氧化热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炭氧氧化过程中有一快速热解阶段,在此阶段样品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可以由一级反应方程和Coats-Redfern模型描述,据此求出活化能.活性炭自燃实验表明,活化能低的活性炭容易自燃,活化能高的活性炭不容易自燃.所以可以利用活化能指标来比较活性炭的自燃倾向性.
徐凡蒋剑春孙康刘雪梅
关键词:活性炭自燃倾向性热重分析活化能
竹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其孔径对TiO_2/BAC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竹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其孔径对TiO2/BAC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竹子为原料,按照不同浸渍比,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系列竹活性炭(BAC)作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TiO2/BAC),以水溶液中的甲醛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所得的一系列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采用氮气吸附、SEM进行表征,研究了竹活性炭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对负载型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竹活性炭吸附和TiO2光解的协同效应使TiO2/BAC光催化剂对水溶液中甲醛的处理效率显著提高;比表面积较大、微孔较多、平均孔径为2~3 nm的竹活性炭有利于TiO2的负载,制备得到的复合光催化活性较高。[结论]为TiO2光催化剂的固化负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崔丹丹蒋剑春孙康卢辛成
关键词: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径
茶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水酶法提油技术从油茶籽中提取茶油,研究酶的种类及不同的多酶组合对提油率的影响,并筛选茶油水酶法提取的最佳水解酶和酶组合。结果显示,单一酶中Alcalase 2.4 L蛋白酶具有较好的提油效果,提油率达到90.48%,而通过多级筛选试验获得的最佳多酶组合方案为依序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Alcalase 2.4 L蛋白酶对料液进行酶解,提油率可达91.40%。综合分析,在茶油的水酶法提取中选用Alcalase 2.4 L蛋白酶作为水解酶是适宜的选择。
孙红费学谦方学智
关键词:茶油水酶法提油率
活性炭吸附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0年
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其主要来源、危害及其污染控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地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综述了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的因素如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化学结构、活化技术、VOCs的入口浓度、VOCs的物化性质、多组分VOCs吸附、吸附柱填充密度等。
刘晓敏邓先伦朱光真
关键词:活性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抗氧化物质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1
2013年
以成熟过程中的油茶籽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成熟过程中油茶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成熟期油茶籽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氧自由基(O-2·)含量及油茶籽多酚、α-生育酚、角鲨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油茶籽的成熟过程中酸值和过氧化值下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含量波动上升,SOD、POD、CAT、APX 4种抗氧化酶的含量与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SOD、POD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和0.667,CAT含量与超氧阴离子变化显著,相关系数为0.477。多酚和α-生育酚的含量基本上升,角鲨烯的含量随着油茶籽的成熟先上升后下降。
李好钟海雁方学智费学谦
关键词:油茶籽抗氧化
油茶果脱青皮机的设计被引量:20
2011年
为找出油茶果工业化脱青皮的方法,针对其物料特性和脱青皮要求,分析对比常用脱皮机的结构原理及适用范围,确定了油茶果脱青皮机结构方案并设计出一种复合式油茶果脱青皮机。该机脱皮效果好,脱皮率达98%;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油茶果脱青皮的机械化。
樊涛吴兆迁曲振兴牛晓华王德柱刘洋
关键词:油茶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