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991P1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继荣倪德江陈玉琼袁芳亭孙娅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鹿苑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被引量:33
- 2005年
- 对鹿苑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进程,茶多酚总量降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 (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CG)含量降低,儿茶素(C)和表儿茶素(EC)含量增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呈增加趋势;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先增后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首次应用测色技术对鹿苑茶加工过程色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鹿苑茶干茶和茶汤a*值均为负值,随加工的进程而增加,绝对值减少;干茶和茶汤b*值都为正值,其中干茶b*值随加工的进程而减少,茶汤b*值的变化趋势则相反。
- 周继荣陈玉琼孙娅袁芳亭倪德江
- 关键词:黄茶鹿苑茶
- 杜仲绿茶干燥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对杜仲绿茶干燥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炒的干燥方式以叶量150 g、干燥温度80℃的条件干燥和高温提香有利于杜仲绿茶品质的形成。
- 黄友谊刘波罗新飞阳永学李洪发戴凯凡
- 关键词:杜仲绿茶感官品质
- 不同加工工艺对杜仲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研究了不同工艺对杜仲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杜仲茶感官品质差异明显,体现了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的基本品质特征。色差分析结果显示,按照杜仲绿茶-杜仲乌龙茶-杜仲红茶顺序,干茶和茶汤的L*值减少,a*值增加,干茶b*值降低,茶汤b*值升高,干茶和茶汤的色相角(Ha*b*)减小。杜仲茶各色泽指标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杜仲绿茶-杜仲乌龙茶-杜仲红茶顺序,绿源酸、黄酮、氨基酸、可溶性糖、叶绿素a、总叶绿素、水浸出物等成分的含量减少,且不同工艺间差异显著,而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b和粗纤维含量变化不大。
- 周继荣臧中华倪德江
- 关键词:杜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