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A050902006)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海刚王清云甘居利张喆马胜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牡蛎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DDTS

机构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王清云
  • 2篇陈海刚
  • 1篇蔡文贵
  • 1篇贾晓平
  • 1篇马胜伟
  • 1篇张喆
  • 1篇甘居利

传媒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DDT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于2006年~2012年在海南岛东寨港、马袅港、八所港和榆林港4个典型港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滴滴涕(DDTs)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DDTs残留范围为未检出~4.51 ng.g-1(湿质量),平均为1.45 ng.g-1,4个采样点w(DDTs)的区域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海南岛沿岸贝类体内DDTs残留水平较低。在2006年~2012年间,DDTs于2007年出现了一个相对高值,之后5年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此研究结果与1985年海南岛近海贝类体内的DDTs残留量均处于100ng.g-1水平级范围。通过对牡蛎样品DDTs的组分特征分析,认为目前检测到的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残留,但推断2006年~2007年可能有三氯杀螨醇来源的DDTs输入。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DDTs符合中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质量标准,也未超出中国相关残留限量标准,其食品安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王清云甘居利陈海刚马胜伟张喆蔡文贵贾晓平
关键词:牡蛎DDTS
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六六六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于2006—2011年间每年的3月份,在海南岛沿岸选取的4个重要港湾(马袅港、东寨港、八所港、榆林港)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成体30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六六六(HCHs,包括α-、β-、γ-、δ-HCH)含量。结果显示,2006—2011年近江牡蛎体中HCHs含量范围是未检出~1.16 ng.g-1,平均含量是0.15 ng·g-1,与1985年海南岛贝类体内的HCHs残留量相比,20多年间浓度降低至原来的1/45。在这6年中HCHs含量于2006—2008年先略微下降,之后小范围上下波动,但总体上呈平稳的趋势;样品中HCHs区域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马袅港>东寨港>八所港>榆林港。通过对HCHs的组分特征分析,认为海南岛采样海域周围近年没有新的HCHs污染源输入。与世界其他海域贝类体内HCHs含量比较,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HCHs残留量较低,符合中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质量标准。通过计算安全消费量,认为海南岛沿岸海域牡蛎体内HCHs致癌风险和暴露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王清云甘居利陈海刚马胜伟张喆蔡文贵贾晓平
关键词:牡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