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470)
作品数:
3
被引量:5
H指数:1
相关作者:
王炜
金云波
王维
陈辉
马刚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细胞
3篇
内皮
3篇
内皮细胞
2篇
血管
2篇
血管瘤
2篇
婴幼
2篇
婴幼儿
2篇
婴幼儿血管瘤
2篇
细胞培养
1篇
冻存
1篇
体外
1篇
体外培养
1篇
细胞培养技术
1篇
鲜红斑痣
1篇
免疫
1篇
免疫磁珠
1篇
红斑
1篇
斑痣
1篇
磁珠
机构
2篇
上海交通大学...
1篇
交通大学
作者
3篇
胡晓洁
3篇
杨川
3篇
林晓曦
3篇
马刚
3篇
陈辉
3篇
王维
3篇
金云波
3篇
王炜
2篇
李伟
1篇
曹谊林
1篇
许志成
1篇
李伟
传媒
1篇
中华整形外科...
1篇
中华皮肤科杂...
1篇
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3篇
2008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冻存
2008年
目的研究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进行冷冻保存,探讨建立血管瘤内皮细胞库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得血管瘤内皮细胞,以含20%胎牛血清的EGM-2培养液进行培养。vWF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所培养内皮细胞及其纯度。按慢冻速融原则对血管瘤细胞进行液氮冻存、复苏,比较未冻存和复苏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活力、形态、增殖能力、低密度脂蛋白摄取能力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CD31免疫磁珠阳性分选获得高纯度的原代血管瘤内皮细胞,复苏后细胞存活率约为未冻存细胞的94.8%,二组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差异,生长曲线相似,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冻存内皮细胞的凋亡率较未冻存细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原酶消化结合免疫磁珠法能获得高纯度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冻存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活力及体外增殖能力,为血管瘤的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稳定的细胞来源。
马刚
林晓曦
金云波
李伟
王维
胡晓洁
陈辉
杨川
王炜
曹谊林
关键词:
血管瘤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增生期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31-免疫磁珠分选纯化细胞,接种于纤维蛋白铺层的培养皿;分别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培养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低密度脂蛋白吸收试验。结果从血管瘤组织分离纯化出CD31^+细胞,4h开始贴壁,细胞呈梭形,7~10d生长融合呈铺路石状,CD31-免疫磁珠黏附于细胞上。血管瘤内皮细胞CD31、vWF表达阳性,可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结论我们建立的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血管瘤内皮细胞,并为血管瘤增生消退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马刚
林晓曦
金云波
李伟
王维
胡晓洁
陈辉
许志成
王炜
杨川
关键词:
血管瘤
细胞培养
免疫磁珠
鲜红斑痣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008年
目的探讨从鲜红斑痣分离培养内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鲜红斑痣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31-免疫磁珠分选纯化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培养皿;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培养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低密度脂蛋白吸收试验。结果从鲜红斑痣组织分离纯化出CD31^+细胞,在纤维连接蛋白铺层上6h开始贴壁,细胞呈梭形,7d生长融合呈铺路石状,CD31-免疫磁珠黏附于细胞上。鲜红斑痣内皮细胞CD31、vWF表达阳性,可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结论建立鲜红斑痣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马刚
林晓曦
金云波
李伟
王维
胡晓洁
陈辉
杨川
王炜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细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