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451051501002508)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世忠姜晓丹蔡颖谦郭燕舞李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 1篇血管治疗
  • 1篇人体疾病
  • 1篇社会老龄化
  • 1篇神经干细胞治...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神经生物学
  • 1篇神经再生
  • 1篇生物学
  • 1篇重大疾病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2篇蔡颖谦
  • 2篇张世忠
  • 2篇姜晓丹
  • 1篇刘轶靖
  • 1篇孙新林
  • 1篇唐艳平
  • 1篇王世勇
  • 1篇徐如祥
  • 1篇邹雨汐
  • 1篇李明
  • 1篇张洪钿
  • 1篇柯以铨
  • 1篇凌耿强
  • 1篇郭燕舞
  • 1篇宋振华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来源成体神经干细胞神经生物学特性比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和评价来源于同一SD大鼠成体骨髓、脂肪和大脑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自我更新、向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对比三者体外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能力,进一步评估和对比它们在移植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潜能.方法 选取来源于同一SD大鼠成体脑室下区、骨髓和脂肪3个部位的组织,体外分别诱导分化为脑室下区源性神经干细胞(SVZ-NSCs)、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NSCs)和脂肪源性神经干细胞(AD-NSCs),比较三者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β-tubulin)、GFAP和半乳糖脑苷脂(GalC)4种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ELISA法定量检测体外培养3种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的BDNF和NGF的分泌水平.结果 3种组织来源基质细胞形成的神经球从外形观察无明显差异;体外扩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VZ-NSCs、BM-NSCs和AD-NSCs.ELISA检测结果 表明3组细胞都能检测出BDNF和NGF分泌,但BM-NSCs组和AD-NSCs组明显低于SVZ-N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NSCs组BDNF和NGF的水平均稍高于BM-NSCs组. 结论 在增殖能力、向神经细胞终极分化的能力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能力等方面,BM-NSCs和AD-NSCs均稍逊于中枢神经组织来源的SVZ-NSCs,但由于其具有可来源于自体、无免疫排斥和伦理道德问题等优点,可超越SVZ-NSCs成为目前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移植用种子细胞.AD-NSCs来源更为丰富,取材更为简便,也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蔡颖谦唐艳平张洪钿姜晓丹徐如祥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再生
γ-氨基丁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展望被引量:3
2009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PD的自然发病率为0.1%~0.2%,其中在5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上升为1.4%,75岁以上人群为3.4%。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PD患者发病率及致残率在世界范围内显著增加。美国目前约有50万PD患者,且以每年5万例的速度递增。
郭燕舞李明张世忠
关键词:帕金森病Γ-氨基丁酸老年人健康社会老龄化发病率重大疾病
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2
2010年
在人体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中,许多疾病都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如白血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但国际公认的体现一个国家或实验机构干细胞水平的还是神经干细胞的临床治疗结果,而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由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相对明了,临床症状典型,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被关注,常常被认为是干细胞的试金石。
张世忠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神经干细胞帕金森病人体疾病细胞水平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㈣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三维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SHG44,观察U251培养上清、TGF-β因子对SHG44细胞形成VM的影响;比较0μg/mL(PBS组)、15μg/mL(Abl5组).30μg/mL(Ab30组)TGF-β中和抗体对U251、SHG44细胞形成VM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空白组、PBS组、Abl5组,Ab30组U251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以及空白组、TGF-β组、PBS组、Ab15组,Ab30组SHG44细胞上清VEGF、PDGF的表达。结果三维培养时,U251细胞排列形成VM,SHG44细胞并不形成VM,而仅仅相互聚集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U251培养上清可以诱导SHG44细胞形成VM,且在培养24-48h最为明显,TGF-β因子不能诱导SHG44细胞形成VM:PBS组、Abl5组、Ab30组U251细胞环状结构数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251上清共培养的SHG44细胞在加入TGF-β中和抗体后,3组细胞形成环状结构数量也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PBS组比较,Abl5组、Ab30组U251细胞上清中VEGF、PDGF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TGF-β组相比,PBS组、Ab15组、Ab30组SHG44细胞上清中两种因子浓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可以使胶质瘤VM形成能力下降,这可能与VEGF及PDGF表达减少有关。
凌耿强柯以铨孙新林宋振华王世勇刘轶靖姜晓丹蔡颖谦邹雨汐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转化生长因子-Β抗血管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