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87)

作品数:13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剑付修根陈明何利宋春彦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盆地
  • 14篇羌塘
  • 13篇羌塘盆地
  • 3篇三叠
  • 3篇三叠世
  • 3篇青藏高原
  • 3篇晚三叠世
  • 3篇北羌塘
  • 3篇北羌塘盆地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油气
  • 2篇青藏
  • 2篇锆石
  • 2篇背斜
  • 2篇藏北羌塘盆地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数据

机构

  • 9篇成都地质矿产...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局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10篇王剑
  • 7篇付修根
  • 5篇陈明
  • 4篇宋春彦
  • 4篇谭富文
  • 4篇李忠雄
  • 4篇何利
  • 3篇曾胜强
  • 2篇廖建河
  • 2篇余文科
  • 2篇冯兴雷
  • 2篇马龙
  • 2篇何江林
  • 2篇谢尚克
  • 2篇王孝勋
  • 1篇邓奇
  • 1篇陈文彬
  • 1篇杜佰伟
  • 1篇王玲
  • 1篇时代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矿物岩石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物探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中部发现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被引量:4
2012年
最近在北羌塘盆地中部半岛湖地区索瓦组下段中发现了丰富的中侏罗世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这些菊石保存好,特征明显,可以与西特提斯地中海区菊石带进行精细对比。根据区域菊石化石群的对比,含菊石的地层可能不是索瓦组下段,而是夏里组。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的出现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同步,而地方性的含大头菊石的层序通常也指示了区域性的海侵。羌塘盆地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生物群的发现,证明羌塘盆地在早卡洛夫期还存在区域性的海侵,北羌塘盆地中部的半岛湖地区处于相对较深的广海碳酸盐台地环境,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羌塘盆地在卡洛夫期即发生大规模的海退,发生海退的时间应该在早卡洛夫期之后。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生物群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曾胜强王剑陈明付修根吴滔熊兴国
关键词:菊石中侏罗世北羌塘盆地
羌塘盆地白垩系海相油页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油页岩,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油气资源,以其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二十一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资源。在中国,油页岩主要为湖相沉积,如古近系的茂名油页岩、桦甸油页岩以及鄂尔多斯盆地、民和盆地的三叠系油页岩等(刘招君等,2...
曾胜强王剑付修根陈文彬何江林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腹地羌塘盆地白垩纪快速隆升的锆石裂变径迹测年证据被引量:5
2014年
青藏高原的成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争议的焦点。为了约束青藏高原腹地晚中生代的构造隆升运动。本文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盆地内三个地区采集了14件锆石裂变径迹测年样品,并进行了系统测年分析。结果显示,羌塘盆地在早白垩世(148Ma^94Ma)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由于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块之下不断消减挤压,羌资盆地与拉萨地块之间发生了重要的板块碰撞,从而使羌塘盆地在28Ma^48Ma的时间间隔内发生了快速的隆升运动,岩石迅速从~300℃冷却到~180℃以下,降温幅度达120℃。快速的构造隆升使得羌塘盆地的古海拔迅速增大,进而可能形成一个以南羌塘为核部,地貌向南、北逐渐降低的原始高原。原始高原的出现使得南羌塘地区成为剥蚀区,为拉萨地块内的萎缩海盆提供物源供给。羌塘盆地晚白垩世(89Ma^73Ma)的构造隆升很有限,但此次构造隆升可能在拉萨地块内比较显著,从而导致了拉萨地块内海相沉积的结束和大量陆相粗碎屑沉积的开始,并且可能使原始高原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拉萨地块。
宋春彦王剑谭富文付修根陈文彬何利
关键词: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白垩纪
藏北羌塘盆地二维反射地震新认识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羌塘盆地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从提高资料信噪比入手,近几年在羌塘盆地开展了数百千米二维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羌塘盆地地震采集与处理方法技术。试验结果证明:单井(18m以上井深)、16~20kg炸药药量、50m以下道距、120次以上覆盖次数、"X"型检波器组合图形为较好的激发接收参数。处理获得的地震叠加剖面反射信息丰富,揭示出盆地古生界基底、三叠系、侏罗系中上部、侏罗系顶界各构造层以及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为查明地层埋深、构造圈闭和构造界面等提供了高质量数据。另外,穿过中央隆起带的地震剖面清楚显示该隆起带不是一个古老构造,而是一个现今构造。
李忠雄邱海军程明道廖建河王孝勋王安志王玲
关键词: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
羌塘盆地托拉木-笙根地区地震采集技术试验被引量:7
2013年
由于地下构造复杂,表层结构变化剧烈,羌塘盆地一直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二维地震资料.从提高资料信噪比入手,近几年在羌塘盆地开展了532 km二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试验:①运用小折射、微测井和地质雷达等技术进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确保在潜水面、高速层或冻土层之下激发;②运用盒子波技术进行干扰波调查,准确获取各种干扰波的速度、传播方向、相对能量、频率、波长及信噪比等信息;③开展了不同井深、不同炸药药量、不同覆盖次数、不同检波器组合图型以及单井与组合井等的对比试验,确定最佳激发/接收参数;④进行“两炮两线”和“三炮三线”的宽线剖面试验,提高覆盖次数,压制干扰波,提高资料信噪比.试验结果证明:单井激发(18 m以上井深)、16~20 kg炸药药量、50 m以下道距、240次覆盖、“X”型检波器组合图型为最佳激发/接收参数,而“两炮两线”(240次覆盖)宽线剖面在羌塘盆地获得了当前质量最好的地震剖面.
李忠雄廖建河程明道王孝勋余文科雷阳马龙
关键词:羌塘盆地二维地震勘探
羌塘盆地两个湖地区闪长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首次对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两个湖闪长片麻岩体进行系统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以便确定其形成时代及成因。研究表明,两个湖闪长片麻岩体由闪长岩、辉长闪长岩组成,锆石呈长柱状自型—半自型晶,普遍发育有很窄的振荡生长环带,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三件闪长片麻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20.48±0.49Ma、217.9±0.51Ma和219.98±0.49Ma,平均值为219.45±0.50Ma,表明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岩石的SiO2、MgO和Al2O3含量分别介于55.17%~58.61%、1.71%~2.74%和20.18%~21.43%之间,且以高Mg#值(0.38~0.53)和富Na(Na2O/K2O=1.17~7.38)为特征;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铕无异常或弱负异常,(87Sr/86Sr)t值和εNd(t)值分别变化于0.70868~0.71024和-3.4^-2.8之间,结合铅同位素特征,认为该岩体的岩浆源区应为遭受了强烈的陆壳物质改造的岩石圈地幔。
李忠雄谢尚克何江林熊松吴涛邓奇
关键词:羌塘盆地地球化学
湖南桃源郝坪奥陶系五峰组顶部斑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被引量:17
2012年
为了认识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事件年龄,对湖南桃源郝坪剖面的斑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五峰组顶部斑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2.2±8.1 Ma,该年龄反映了扬子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火山活动的时代,与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年龄(443.7±1.5Ma)相一致,同属晚奥陶世。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对于探讨晚奥陶世生物绝灭、沉积环境变化与年代地层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
谢尚克汪正江王剑卓皆文
关键词:晚奥陶世火山活动生物灭绝
羌塘中生代(T_3—K_1)盆地演化新模式被引量:25
2010年
在羌塘盆地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陆相火山岩—沉火山碎屑岩及冲洪积相砂砾岩之下,作者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古风化壳。该风化壳穿时超覆于肖茶卡组(T3上三叠统?)及其以下的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之上,沉积超覆于古风化壳之上的那底岗日组陆相火山岩—沉火山碎屑岩及冲洪积相砂砾岩代表了羌塘中生代(T3—K1,晚三叠世卡尼期至早白垩世时期)新一轮沉积作用的开启。采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作者在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和望湖岭地区分别获得了一组那底岗日组玻屑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的年龄,其值为216.8±2.1Ma和217.3±2.5Ma;这些同沉积年龄证据证实了羌塘中生代盆地的开启时间应该为晚三叠世卡尼—若利期。羌塘中生代盆地早期沉积作用经历了一个由陆相至海相的沉积超覆过程。伴随着岩浆侵入、火山爆发及火山碎屑沉积作用,沉积超覆作用是从冲洪积相开始。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向上由浅变深的海侵序列,显示为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特征。
王剑付修根谭富文陈明何江林
关键词:羌塘盆地基底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古地磁数据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4
2012年
羌塘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体之一,其中生代的地质演化对于研究古特提斯洋关闭和冈瓦纳大陆解体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为查明羌塘盆地中生代的演化过程,在南、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扎拉组和土门格拉组地层中共采集200余件砂岩样品进行古地磁对比研究。热退磁实验显示,大部分样品均含有两个磁组分,并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度下通过正倒转检验和正褶皱检验,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南、北羌塘坳陷中样品的平均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D/I=28°/45.5°(a95=3.6°)和D/I=35.3°/46.5°(a95=4.0°);其相近的古地磁极和古纬度表明,南、北羌塘在晚三叠世已经属于一个统一的地块,并且具有北纬27°的古纬度。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羌塘盆地晚古生代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晚二叠世时已靠近赤道,并逐渐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开来向北漂移。羌塘盆地与塔里木地块在晚三叠世实现了碰撞拼合;中白垩世时,又与拉萨地块完成了板块碰撞。至此,羌塘盆地与周缘各地块基本上完成了碰撞拼合。
宋春彦王剑付修根冯兴雷陈明何利
关键词: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纪古地磁
羌南坳陷鄂斯玛地区构造解析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地表油气地质调查,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认为前人地震解译的鄂斯玛背斜是一个隐伏背斜,初步分析鄂斯玛地区具有较好的油气构造圈闭条件,而且中生代油气系统保存完整,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吴滔马德胜符宏斌龙胜清白培荣曾禹人
关键词:羌塘盆地油气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