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2A102)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曾毅军张洪涛蔡道章刘康李青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富血小板血浆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内异位成骨被引量:2
- 2009年
-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结合组织工程技术利用经诱导转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成功地在动物体内再生出骨组织,并在大型哺乳动物负重骨缺损的修复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诱导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内的成骨特性,探讨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诱导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体内异位成骨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配对样本观察,于2007-10/2008-04在中山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4周龄BALB/C裸鼠14只,体质量22-24g,麻醉后将裸鼠两侧股部切开,于股部肌间隙内制成肌袋模型。方法:14只裸鼠左侧肌袋内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富血小板血诱导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实验组;右侧背部肌袋内植入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对比观察两组裸鼠活动及进食情况;X射线平片观察阻射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14只裸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植入材料后裸鼠活动及进食均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材料随植入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吸收,而材料周围的肌肉组织等软组织由外向内逐渐长入材料孔隙内有所增多。②随时间延长两组X射线平片阻射影像密度逐步增加。植入材料后4,8,1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植入材料后4周,实验组可见珊瑚羟基磷灰石表面有细胞生长,孔隙内有结缔组织长入;对照组仅见珊瑚羟基磷灰石表面有细胞生长。8周时珊瑚羟基磷灰石表面有新生骨形成,孔隙内和孔隙边缘可见骨样组织沉积和少量软骨样组织形成;对照组仅见少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12周时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表面有较多成熟编织骨形成,部分区域可见髓腔样结构形成,并有血管长入;对照组仍未见新骨及骨样组织形成。结论
- 张洪涛刘康蔡道章曾毅军蔡荣辉陈尔东何志勇余新平安宁王金军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基质干细胞异位成骨
- 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对富血小板血浆诱导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前期实验中发现富血小板血浆能有效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分化,且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目的:拟进一步验证富血小板血浆诱导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10/2008—04在中山大学实验室完成。材料:YHJ500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多孔,孔隙相通,孔径范围280~370μm,平均325μm。方法:抽取6名健康志愿者自体外周静脉血获取富血小板血浆。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志愿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由富血小板血浆传代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按照5×10^6的浓度与YHJ500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第2,4,6,8天检测细胞形态学、与材料复合后细胞增殖、细胞微量蛋白及碱性磷酸酶含量。结果:与材料复合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后,12-24h可见到细胞开始与材料黏附,随时间延长材料表面黏附细胞增多,材料周边细胞增殖速度及形态未受到明显影响。细胞微量蛋白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测定显示单纯细胞培养组与细胞材料复合培养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细胞微量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且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诱导培养的人胃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变化,其与YHJ500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生物相容性好,YHJ500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适合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 张洪涛刘康蔡道章曾毅军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
-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9年
-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是经过特殊方法提取的血小板含量丰富的血浆,相较普通血清含有更丰富的细胞因子,如血小板衍生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成骨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拟探讨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诱导成骨细胞的培养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配对样本对比观察,于2007-03/2008-03在中山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对象:18名健康志愿者,男12名,女6名,平均年龄27.5岁。随机分为3组:富血小板血浆组、胎牛血清组、无血清对照组,每组6人。方法:抽取18名健康志愿者自体外周静脉血获取富血小板血浆。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志愿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规原代培养,传代诱导培养时根据分组情况,分别采用10%AB型血清、10%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无血清,配比高糖DMEM培养基、50mg/L抗坏血酸、10-8mol/L地塞米松、10-3mol/Lβ-甘油磷酸钠。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水平。结果:3组细胞均在接种后12~24h开始贴壁,并由圆形逐步变化为梭型、多角形、有多个突起的不规则形状等。细胞传代诱导培养后,富血小板血浆组与胎牛血清组细胞生长迅速,明显快于无血清对照组(P<0.05)。从传代培养第2、4、6代的细胞生长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富血小板血浆组细胞增殖明显快于胎牛血清组。3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骨钙素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培养第3,6,9,12天胎牛血清组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富血小板血浆组低,培养第15天两组无明显差异。培养第3,6,9天富血小板血浆组细胞内骨钙素含量与胎牛血清组无明显差别,12d后明显高于胎牛血清组。无血清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含量较富血小板血浆组变化程度
- 张洪涛蔡道章刘康李青曾毅军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