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7T01)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尹艳娥沈新强鲁超康伟徐亚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物活性炭
  • 2篇活性炭
  • 2篇活性炭纤维
  • 2篇降解
  • 1篇亚硝酸盐氮
  • 1篇优势降解菌
  • 1篇优势菌
  • 1篇生物活性炭纤...
  • 1篇生物修复
  • 1篇水处理
  • 1篇炭纤维
  • 1篇总磷
  • 1篇微生物固定
  • 1篇无机氮
  • 1篇硝化
  • 1篇硝化菌
  • 1篇硝酸盐
  • 1篇硝酸盐氮
  • 1篇小球
  • 1篇锌离子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尹艳娥
  • 2篇徐兆礼
  • 2篇沈新强
  • 2篇徐亚岩
  • 2篇康伟
  • 2篇鲁超
  • 1篇刘亚菲
  • 1篇全为民
  • 1篇晁敏
  • 1篇胡中华
  • 1篇王云龙
  • 1篇王翠华

传媒

  • 2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反硝化技术对模拟养殖池塘修复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浙江奉化市池塘的底泥经过反复培养、驯化,从中筛选、分离出反硝化细菌,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其对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讨论反硝化菌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25、50mg·L-1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模拟池塘中,随着实验的进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逐渐提高。其中在1mg·L-1的浓度组中,3d内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就分别达到了95.8%和90.2%;在25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3.8%和87.8%;在50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9.7%和78.7%。此外,反硝化菌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略优于亚硝酸盐氮,而且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越低,对其去除效果越好,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在模拟池塘中,菌种的生长情况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呈负相关,即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反硝化菌的生长情况越差。对反硝化菌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其反硝化最适宜的pH值为6~7,温度为25~35℃;而且在同一pH值和温度条件下,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越低,反硝化菌对其去除效果越好。
尹艳娥沈新强晁敏全为民王云龙
关键词:反硝化菌生物修复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游离和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对含酚废水的处理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恶臭假单胞菌,以活性炭纤维为载体,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制成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研究。与游离恶臭假单胞菌相比,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小球的运行周期长,对苯酚的降解效果好。讨论了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苯酚的初始质量浓度、pH和温度对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降解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酚质量浓度的增加,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对苯酚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当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大于200 mg/L时,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降解苯酚的效果远远优越于游离态的;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对高质量浓度的苯酚、pH和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力;当pH为7~9,温度在30~35℃,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达到93%。
尹艳娥徐兆礼徐亚岩康伟鲁超
关键词: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苯酚降解
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对养殖池塘处理及除氮优势菌的鉴定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处理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氨氮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1~7 d,5、25、50 mg/L的氨氮去除效果均呈上升趋势,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4%、79.5%、76.7%;在8~14 d,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处于一个波动过程,但在14 d内,去除率分别保持在74%、65%、63%以上;在15~21 d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呈下降趋势。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在处理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也是处于变化的动态过程。通过多次反复筛选,从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中筛选出对氨氮具有较强去除效能的优势菌。通过对菌株的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最终确定2种优势菌为硝化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对2种优势菌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最适宜的温度为25~35℃,适宜的pH为中性及偏碱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硝化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恶臭假单胞菌。
尹艳娥鲁超徐亚岩康伟王翠华徐兆礼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纤维无机氮优势降解菌
生物活性炭纤维载体的筛选及总磷和锌的去除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四种活性炭纤维(J-10,J-12,A-10,A-20)的比表面积情况、微孔结构及在挂膜后生物活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最大的比表面积A-20达到了1760m2/g,J-12为1225m2/g;四种活性炭纤维挂膜的生物活性指数分别达到了3.8、4.9、2.6、2.7mg/L,最佳的活性炭纤维载体材料为J-12。通过电镜扫描图观察了微生物在活性炭纤维(ACF)上的生长情况,发现不同时期微生物生长的状态、数量及物种是不同的,中期生物形态丰富,微生物种类繁多。将生物活性炭纤维法应用于原水中总磷和锌离子的去除,同生物活性炭法(BAC)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生物活性炭纤维的去除效果最佳,对总磷和锌的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2%和69%,使原水中总磷含量由《地表水质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提高到Ⅱ类标准,使原水中锌的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后期基本稳定在65%~70%和60%~70%之间;远远优于生物活性炭法。
尹艳娥胡中华沈新强刘亚菲
关键词:微生物固定活性炭纤维水处理总磷锌离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