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26)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薛嵩张文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生物地层
  • 4篇有孔虫
  • 4篇古近纪
  • 3篇始新世
  • 3篇白垩纪
  • 3篇藏南
  • 2篇大洋
  • 2篇地质
  • 2篇上白垩统
  • 2篇白垩统
  • 2篇沉积环境
  • 1篇大洋红层
  • 1篇大洋缺氧事件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地质事件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动物
  • 1篇雅鲁藏布江缝...
  • 1篇杂岩

机构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3篇李国彪
  • 7篇李新发
  • 6篇王天洋
  • 5篇薛嵩
  • 4篇张金彪
  • 4篇张文苑
  • 3篇董丽平
  • 3篇韩屹
  • 3篇邵平
  • 2篇贾志霞
  • 2篇赵胜楠
  • 1篇万晓樵
  • 1篇耿彦杰
  • 1篇修迪
  • 1篇贾建忠
  • 1篇李兴鹏
  • 1篇赵军
  • 1篇张晓蓓
  • 1篇张小蓓
  • 1篇张云云

传媒

  • 3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现代地质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Acta G...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iscovery of Radiolaria from the Zongzhuo Formation in Tianba,Kangmar,Tibet and its Age Implication被引量:6
2009年
There is a group of variegated marine deposits, including the red beds widespread in the area of Tianba, Kangmar, southern Tibet, which previous works have contributed to Cretaceous Zongzhuo Formation by lithologic associations only, but with poor fossil evidence. Due to the absence of age dating fossils, the red bed age is obscure. Abundant Cretaceous radiolaria were discovered from the Zongzhuo Form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spite of the poor general preservation of some radiolarian specimens as recrystallized quartz infillings, 58 species from 46 genera of radiolaria, extracted from chert and silicous limestone of the Zongzhuo Formation in Kangmar,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shape and ornamentation. Based on the radiolaria, the age of the Zongzhuo Formation of this area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Late Cretaceous. The new radiolarian data from the Zongzhuo Formation of Tianba area provide a local basis to correlate these deposits with other regions of the Tethyan Himalaya.
LI Guobiao XIE Dan WAN Xiaoqiao HAN Hongdou CHEN Puli
关键词:RADIOLARIA
西藏亚东堆纳始新世轮藻化石组合及其古地理意义
中国的古近系以陆相沉积为主,海相地层只限于新疆和西藏。古近纪既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拼合的最后阶段,也是新特提斯洋最终消亡及青藏高原开始隆升的时期。藏南定日-岗巴-亚东盆地保存着本区最年轻的海相沉积,一直是广大地层古生物工...
张文苑李国彪李新发牛晓路董丽平邵平薛嵩张金彪韩屹王天洋张行健张云云吴艳芹张浩贾萌萌
文献传递
西藏岗巴西山地区白垩纪有孔虫生物地层
<正>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地球发生了众多重大地质事件。西藏南部海相白垩系发育且保存完整,产出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藏南地区下白垩统含化石较少,东山组仅产出少量底栖有孔虫,察且拉组也仅有部分有孔...
韩屹李国彪董丽平李新发邵平薛嵩张金彪刘实佳王天洋张文苑
关键词:有孔虫白垩纪生物地层
文献传递
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地质历史时期曾发过许多对生命的演化进程造成过重大影响与制约的全球性地质事件,白垩纪—古近纪就是一个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中生代时期的解体,全球海陆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球的表层和岩石圈层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此引发了构造运动空前活跃,发生过诸如大洋缺氧事件(OAE)、大洋富氧事件(CORBs)、白垩纪/古近纪(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PETM)事件、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及最终消亡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对这些重大地质事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海洋、古地理、古环境的认识。尝试追踪和捕捉这些重大地质事件,恢复和重建古地理,其基础是建立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西藏南部保存了中国最为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古近纪沉积,完整地记录了上述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通过对札达、岗巴、定日、亚东、江孜、萨嘎和吉隆等地区高分辨率浮游和底栖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化石和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可直接约束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为重建新特提斯洋古海洋环境和古地理提供证据。此外,在重大地质环境突变期间生物的演化过程,也可为探明极端环境变化发生时期气候环境生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提供证据。本文系统总结了课题组为主的近年来对藏南白垩纪—古近纪海相地层中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张文苑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薛嵩贾志霞
关键词:白垩纪古近纪重大地质事件微体古生物生物地层
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古近纪钙藻化石与沉积环境被引量:4
2016年
西藏南部发育着连续的海相古近纪地层,亚东地区是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的居留地,保存着西藏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即最高海相层),其时代标志着残留海盆消亡的时间。研究最高海相层可以为东特提斯晚期演化及其封闭时限提供良好信息。亚东堆纳地区古鲁浦剖面宗浦组顶部和遮普惹组含有较丰富的钙藻化石,本研究鉴定出红藻门珊瑚藻科7属11种(含3个未定种),绿藻门粗枝藻科4属4种(含1个未定种)及松藻科1属1种,据其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化石组合,自下而上分别为:Lithoporella melobesioides-Lithophyllum carpathicum、Lithoporella melobesioides-Ovulites margaritula、Distichoplex biserialis-Jania denotata组合。推测堆纳地区在晚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总体处于浅海陆棚环境,海水逐渐变浅,在始新世晚期海水深度可能已不足30 m。
牛晓路李国彪王天洋
关键词:古近纪沉积环境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混杂岩放射虫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在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吉隆地区出露有一套混杂岩,该混杂岩中见大量的放射虫化石。其研究成果可为恢复缝合带南缘混杂岩地层层序、探讨特提斯古海洋盆地演化、揭示印度-亚洲板块的全面碰撞过程等提供重要的生物地层学证据。将吉隆地区桑单林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宗卓组、桑单林组和者雅组3个岩石地层单元;并在其中发现有晚白垩世—始新世放射虫化石,鉴定出50属、72种,划分了4个放射虫化石带:Immersothorax cyclops带(晚白垩世Campanian期),Spongurus irregularis带(早古新世,RP1—RP3),Buryella dumitricai带(古新世中晚期,RP4—RP6),Phormocyrtis turgida带(始新世早期,RP7—RP8)。通过对古近纪时期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的地层、沉积等特征进行横向上的对比分析,认为古新世时处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带北亚带西段的吉隆地区为前渊环境,东段的江孜地区则为滨浅海沉积环境,表明西藏境内特提斯洋的闭合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自东向西发生。
王天洋李国彪李新发牛晓路张金彪薛嵩
关键词:混杂岩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放射虫
西藏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与桑顿阶/坎潘阶界线的厘定被引量:3
2019年
白垩纪是大洋缺氧及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一个时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时期。因此,白垩纪研究对于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系统演化,尤其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藏定日贡扎剖面保存着上白垩统较为完整的地层序列,文中对上白垩统岗巴村口组和宗山组剖面岩石样品中获得的有孔虫化石进行研究,鉴定出有孔虫化石8属22种,识别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ita elevat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Radotruncana calcarata等4个有孔虫化石带。根据有孔虫化石确定贡扎剖面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桑顿期(Santonian)至坎潘期(Campanian),桑顿阶/坎潘阶界线位于Dicarinella asymetrica带与Globotruncanita elevata带之间。
李琪李国彪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晚白垩世
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介形虫生物地层
本文主要是运用微体古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方法来确定西藏特提斯最终闭合的时间,从而为印度—亚欧板块碰撞拼合的时间上限提供约束条件。本次研究的剖面—古鲁浦剖面位于西藏南部亚东堆纳地区,在沉积—构造分区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南亚...
邵平李国彪李新发董丽平张金彪任荣
关键词:古近纪介形虫生物地层
文献传递
西藏亚东堆纳始新世早期微型腹足类的首次发现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是中生代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藏南地区位于碰撞的结合部位,古近纪时曾是新特提洋残留海的居留地,发育有较为连续的海相地层,历来是广大古生物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但关于微型腹足的研究却涉及较...
李新发李国彪张文苑王天洋李琪郭宝杰亢亚惠
关键词:特提斯洋藏南
文献传递
西藏康马地区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有孔虫生物地层学研究
本文选择白垩纪大洋红层出露良好的康马田巴剖面开展大洋红层的底栖有孔虫生物地层学研究,获得有孔虫化石1500余枚,初步鉴定出底栖有孔虫21属27种,建立了5个底栖有孔虫化石带:Spirotecta ovata带,Gyroi...
李国彪耿彦杰谢丹
关键词: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有孔虫生物地层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