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FJ3092)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2
相关作者:肖小芹王化修李景和李小云李金成更多>>
相关机构: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甲状腺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肿瘤侵袭
  • 2篇肿瘤侵袭转移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腺癌
  • 2篇连环素
  • 2篇环素
  • 2篇甲状腺癌
  • 2篇Β-连环素
  • 2篇MVD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溶解
  • 1篇血栓溶解疗法
  • 1篇早期溶栓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溶酶

机构

  • 6篇邵阳医学高等...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王化修
  • 5篇肖小芹
  • 2篇李景和
  • 1篇谭安雄
  • 1篇陈小红
  • 1篇王玉银
  • 1篇李金成
  • 1篇李小云

传媒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1,Tiam1)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iam1在甲状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Tiam1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伴发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Tiam1表达明显增强(P<0.05);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组织中Tiam1表达显著高于在乳头状癌、滤泡癌中的表达(P<0.05);高临床分期(III、IV期)甲状腺癌组织中Tiam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低临床分期(I、II期)中的表达(P<0.05)。结论Tiam1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提示Tiam1在甲状腺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王化修肖小芹李景和
关键词:甲状腺癌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癌组织MVD和β-连环素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癌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以CD_(105)标记测定MVD。结果:①MVD值在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未分化癌、滤泡癌中依次增高(P<0.05);伴发转移及高临床分期(Ⅲ、Ⅳ期)甲状腺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无转移及低临床分期(Ⅰ、Ⅱ期)组(P<0.05)。②未分化癌及髓样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癌中的表达(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间以及病理分期Ⅰ~Ⅱ、Ⅲ~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β-catenin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MVD值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5)。结论:MVD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之一,β-catenin可能在甲状腺癌组织微血管形成中发挥作用。
王化修李景和肖小芹
关键词:甲状腺癌微血管密度Β-连环素CD105
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6年间收治的63例TMC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男5例,女58例。发病年龄17~60岁,中位年龄37岁。巨检:55例见质硬而致密的灰白色瘢痕组织样区域;7例见深红色牛肉样实变区;1例为囊性结节。组织学类型:乳头状癌61例,滤泡癌2例。单发60例,多发3例。伴颈淋巴结转移2例。63例中随访48例(76.1%),平均随访(125.6±26.9)月,术后随访10年者29例,10年生存率为96.6%(28/29)。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绝大多数并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中,女性多发,以乳头状癌多见,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好。
王化修陈小红肖小芹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微小癌临床病理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rt-PA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90d时均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指数(BI)评价并对比评价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SS评分和BI〔CSS评分对照组(22±3)分,治疗组(23±3)分;BI对照组(53±11),治疗组(54±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CSS评分对照组(16±5)分,治疗组(8±4)分;BI对照组(60±13),治疗组(84±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脑出血2例,泌尿道出血合并牙龈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对照组发生脑出血1例,泌尿道出血合并牙龈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6h应用rt-PA治疗安全、有效。
谭安雄李金成王玉银李小云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
UPA β-连环素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王化修肖小芹
关键词:肿瘤UPA
MVD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王化修肖小芹
关键词:肿瘤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