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12B03)

作品数:19 被引量:88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凤来高小建赵艳朱飞莫宗云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砌块
  • 9篇砌体
  • 7篇砌块砌体
  • 6篇配筋
  • 5篇配筋砌块
  • 5篇配筋砌块砌体
  • 4篇相变材料
  • 4篇剪力
  • 4篇剪力墙
  • 3篇配筋砌块砌体...
  • 3篇砌块砌体结构
  • 3篇砌体结构
  • 3篇混凝土
  • 2篇短肢
  • 2篇短肢剪力墙
  • 2篇压强度
  • 2篇造价
  • 2篇整浇
  • 2篇配筋砌体
  • 2篇偏高岭土

机构

  • 21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佳木斯大学
  • 2篇北华航天工业...
  • 2篇哈尔滨学院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国内贸易工程...
  • 1篇中南建筑设计...
  • 1篇上海现代建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篇王凤来
  • 6篇高小建
  • 5篇赵艳
  • 4篇朱飞
  • 3篇张孝存
  • 2篇莫宗云
  • 2篇姜益强
  • 2篇周强
  • 2篇李双欣
  • 1篇水伟厚
  • 1篇周广春
  • 1篇董建锴
  • 1篇张瑀
  • 1篇栾帅
  • 1篇谢礼立
  • 1篇姚杨
  • 1篇陈君军
  • 1篇黄艳霞
  • 1篇田浩
  • 1篇陈龙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混凝土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建筑砌块与砌...
  • 1篇制冷与空调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联机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决多联机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时间长、室内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多联机热泵相变蓄能除霜方法。针对提出的新方法,设计系统流程和试验方案,并在模拟室内外环境条件下完成试验研究。相对于常规除霜,新的除霜方法可以有效缩短33.7%的除霜时间,显著改善机组的除霜性能和室内供热环境。
姜益强田浩董建锴
关键词:多联机空气源热泵除霜相变蓄能
290厚剪切型破坏模式砌块整浇墙耗能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6片足尺发生剪切破坏模式的砌块整浇墙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在压弯剪复合受力下墙体的耗能性能。基于试验得到墙体滞回曲线,计算各个墙体的累积耗散能和单圈耗散能,二者均随着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长,但前者的增长速度更快,表明随着墙体进入非弹性阶段,耗能能力增长速度逐渐减慢。针对各个试件的标准化累积耗能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满足线性增长规律的耗能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均随着位移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等效黏滞阻尼比的范围大约在6%~16%之间。通过能量耗散系数、等效黏滞阻尼比和功比指数三个参数对比各个墙体的耗能能力,得出高宽比对剪切破坏模式墙体的耗能性能影响较大,而竖向压应力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赵艳王凤来陈君军
关键词:剪切破坏耗能
轴向压力对配筋砌体短肢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6片足尺290mm厚全灌芯配筋砌块砌体短肢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结果的分析,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此种墙体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抗剪特性,研究了轴向压力对配筋砌块砌体短肢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高宽比的墙体中,轴向压力均对墙体的抗剪能力有较大影响,随着轴向压力增大,墙体抗剪能力先增大后减小(轴压比n从0.1增长到0.4时,墙体抗剪能力逐渐增大,而n从0.4增长到0.6时,墙体抗剪能力却逐渐减小);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墙体延性在逐渐减小。提出当轴压比等于0.3时,墙体抗剪能力和延性均较好,建议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此值。
王凤来赵艳
关键词:轴向压力配筋砌体短肢剪力墙抗剪性能
预测砌体墙板破坏荷载的广义应变能密度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揭示新板与基础板破坏荷载之间的关系,从面外均布荷载作用下砌体墙板的有限元模型中提取各单元的应变能密度,给出墙板的广义应变能密度概念.通过分析新板与基础板的广义应变能密度分布模式,提出了基于广义应变能密度预测砌体墙板破坏荷载的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本文发展的方法与有限元的分析方法相比,虽然预测精度接近,但该方法具有建模过程简单、不受材料性质参数影响的优点;与屈服线方法相比,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该方法能直接应用现有的试验数据或记录来预测新板的破坏荷载,为砌体墙板破坏荷载的预测提供一个新途径.
黄艳霞张瑀刘传卿周广春
关键词:破坏荷载有限元方法
哈尔滨17层住宅结构方案对比与碳排放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对比配筋砌块砌体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碳排放量方面的优劣,对同一栋住宅建筑分别采用两种结构体系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对结构性能、工程造价的对比,以及原材料生产、运输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碳排放量的详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配筋砌块砌体结构进行中高层住宅设计,可保证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当的结构性能,同时降低工程造价10.9%,并降低碳排放量47.76 kg/m2,约合10.0%.相比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建设高层住宅具有明显的低碳节能优势,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建筑结构形式.
王凤来朱飞张孝存王海云
关键词: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造价碳排放量
砌块整浇墙刚度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确定290 mm厚砌块整浇墙刚度损伤演化规律,根据10片足尺290 mm厚全灌芯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通过两个一维细观统计损伤模型,结合墙体刚度衰减规律,建立了适用于此种墙体的刚度损伤演化方程。以细观单元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来描述复合材料的非均匀性,利用模拟砌块整浇墙的骨架曲线,确定模型参数,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分布模式确定的刚度损伤因子存在一定差别,尤其在模拟发生弯曲破坏墙体的骨架曲线中差别较大;利用刚度统计损伤模型确定损伤因子,综合考虑了墙体在压弯剪共同作用下的受力特点,较单轴或双轴砌体受压本构模型更能全面地反映墙体的受力特征;由对数正态分布模式确定的损伤因子,更适于模拟此种墙体的骨架曲线。
王凤来赵艳朱飞徐伟帆
关键词: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灌孔砌块砌体抗压强度预测被引量:9
2015年
完成了36件灌孔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试验,统计了既有研究530件灌孔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建立了输入层为4个参数(砌块抗压强度、砂浆抗压强度、灌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灌孔混凝土面积与砌体毛截面面积比值)的BP神经网络,推导出简化的灌孔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分析了灌孔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值(平均值).结果表明:在统计样本空间内,简化的灌孔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计算公式预测结果良好.BP神经网络方法可以作为灌孔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计算的一种新方法使用.
王凤来朱飞周强
关键词:抗压强度BP神经网络
偏高岭土混合水泥水化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偏高岭土作为一种优秀的水泥替代材料,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这其中偏高岭土混合水泥的水化性能更是研究的热点。为充分理解偏高岭土混合水泥水化性能以更好把控其宏观性能,从水化热、水化产物和浆体孔径分布三个方面对偏高岭土混合水泥的水化研究作一个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偏高岭土通常会提高水化热速率和热峰值,显著降低水化产物Ca(OH)_2数量,改善浆体微观结构。最后对偏高岭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莫宗云高小建
关键词:偏高岭土水泥水化热水化产物孔径分布石灰石粉
偏高岭土改性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偏高岭土(MK)是高岭土在500~800℃下煅烧脱羟基生成的一种无定型相活性材料。将MK按一定比例替代混凝土中的水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并且由于水泥用量减少,这对于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节约能源有很大帮助,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重点综述了偏高岭土改性混凝土(MKC)在干燥收缩、吸水性和水渗透性、氯离子渗透性、抗硫酸盐侵蚀以及碳化5个方面的耐久性研究进展,最后对MKC耐久性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莫宗云高小建
关键词:偏高岭土氯离子渗透性抗硫酸盐侵蚀碳化
残积土回填地基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针对黏性、砂质、砾质三种不同土质的残积土回填地基在高能级强夯下的有效加固深度,根据3个工程项目的现场试验和施工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别采用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研究了强夯前后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的变化,分析不同高能级强夯对不同土质残积土回填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能级下,残积土回填地基含砾量越高,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越深。据此提出了残积土回填地基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建议公式,公式计算值与我国现行规范建议值的对比结果表明,规范建议值偏低,按规范取值偏于安全。
栾帅王凤来水伟厚
关键词:高能级强夯原位测试有效加固深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