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02006)
-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3
- 相关作者:罗婷张路岳衡李欢李馨子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管理层业绩预测的机会主义行为--来自高管股票交易的证据被引量:27
- 2016年
- 本文用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高管交易的数据,从管理层自利动机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的披露行为。结果发现,高管试图通过业绩预测的发布影响股价,以增加其股票交易的收益。当高管计划买入股票时,为了降低股价,其所在公司发布的好消息少于坏消息;相反,当高管计划卖出股票时,为了抬高股价,公司发布的好消息多于坏消息。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上行为在高管亲属交易和公司信息不透明时更加明显。在区分业绩预测的类型后发现,管理层对强制性披露的操纵主要发生在诉讼风险较大的股票减持行为中,而风险较小的股票增持则主要通过自愿性披露进行操纵。本文对管理层利益动机在业绩预测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为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提供了参考。
- 李欢罗婷
- 关键词:业绩预测自利动机
- 超募资金投向、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被引量:38
- 2015年
-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探讨首次公开发行超募资金的不同投向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随着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增加而提高,超募资金为现金股利的发放提供了"资金源"。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超募资金补充流动性的程度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正向关系更显著,说明大股东攫取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更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程度和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负相关,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中市场反应比大股东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更为消极。作为少有的研究中国资本市场超募资金投向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的文章,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文献,其研究结果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张路罗婷岳衡
- 关键词:股权结构现金股利
- 业绩预测历史准确度的声誉效应被引量:25
- 2014年
- 本文考察管理层业绩预测历史准确度的声誉效应。研究显示,历史准确度越高的管理层所发布的业绩预测能够引发更强烈的股价变动;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一现象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即当公司治理水平低、公司未来成长性高及当前预测为区间估计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业绩预测的准确度有助于管理层建立良好的预测声誉,提高管理层预测的可信度,从而加强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
- 李馨子罗婷
- 关键词:业绩预测
- 业绩预测的取整行为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考察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中通过取整模糊预测的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发布业绩预测时倾向于以一定基数的倍数取整,而公司的实际盈余却很少是这些基数的整数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不确定性较高以及行业竞争激烈时,公司更倾向于用高基数进行取整;且取整基数的高低与业绩预测的质量相关:当取整基数更高时,业绩预测的准确性较低,且高估利润的行为更普遍;另外,公司业绩预测的取整基数越高,资本市场对预测消息的反应越弱,且对取整基数本身的反应更趋于负向。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解读上市公司业绩预测,并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 于剑乔罗婷
- 关键词:业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