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GSF11816)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史伟云王婷王姝婷李韵秋张阳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济南大学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角膜
  • 2篇显微镜
  • 2篇裂隙
  • 2篇裂隙灯
  • 2篇裂隙灯显微镜
  • 2篇内皮
  • 2篇角膜内皮
  • 1篇断层扫描
  • 1篇眼轴
  • 1篇眼轴长
  • 1篇眼轴长度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直径
  • 1篇术后
  • 1篇皮炎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计数
  • 1篇细胞计数仪
  • 1篇相干光断层成...

机构

  • 4篇山东省眼科研...
  • 2篇济南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4篇王姝婷
  • 4篇王婷
  • 4篇史伟云
  • 2篇李韵秋
  • 1篇高华
  • 1篇孙秀丽
  • 1篇赵倩
  • 1篇李凤洁
  • 1篇李从心
  • 1篇张阳阳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裂隙灯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观察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观察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6月就诊于我院,经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发现内皮细胞形态变异,数量减少至700个/mm2以下的患者10例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正常的健康者12例,对比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与内皮细胞计数仪内皮照相两种方法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利用裂隙灯显微镜(40倍)的镜面反光照射法均可拍摄到清晰的角膜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的患者,由于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直径变大,并可见融合变形细胞;对照角膜内皮计数仪检查可见细胞融合增大。同样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方法观察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隐约可见细小六边形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数量越多,边界越难以清晰辨别。对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裂隙灯显微镜放大倍数减少到16倍时,内皮细胞数量小于700个/mm2者仍可以观察到内皮细胞,但正常人的内皮细胞则无法分辨。结论利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密度进行观察,是一种有效而快捷的临床技术。
赵倩王婷高华王姝婷史伟云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裂隙灯显微镜
角膜移植术后内皮炎特征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收治的24例确诊为角膜移植术后内皮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其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水肿的位置、范围、内皮面KP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下内皮细胞形态、数量及内皮面KP情况,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裂隙灯显微镜可见角膜植片和(或)植床水肿,水肿对应的内皮面出现散在、斑块状KP,KP均匀分布于受累植片及植床;Conical下可见水肿对应植片与植床的内皮面均有多量炎症细胞浸润,内皮细胞水肿,失去六边形结构,边界模糊,细胞核增大;可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高反光KP,呈散在分布,聚集成团或条索状分布;可见暗区,暗区内细胞边界与细胞结构无法识别。应用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7-10d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视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药物治疗3个月后与发病前相比较,内皮细胞丢失率为(9.9±2.1)%。结论角膜移植术后出现植片水肿和内皮面KP要考虑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可能性,掌握其临床特征,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董沐晨王婷王姝婷史伟云
关键词: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炎裂隙灯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
应用相干光断层成像系统分析中央区域角膜厚度分布特点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成像系统(FD-OCT)分析不同年龄中央角膜厚度分布特点。方法应用FDOCT测量167例(334只眼)正常人群直径6 mm中央角膜厚度,并根据年龄将受检者分为:A(14-20岁)、B(21-40岁)、C(41-60岁)、D(〉60岁)。FD-OCT扫描出的厚度分析图将直径6 mm角膜分为中央2 mm、2-5 mm及5-6 mm共17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角膜总体厚度有直观数据。结果中央角膜厚度为(519.42±33.53)μm,同一区域随年龄增长角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同一年龄段角膜厚度从中央到边缘逐渐变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 mm角膜最厚点位于上方、最薄点位于颞下方,且角膜上方较下方厚(23.01μm,P=0.000),鼻侧较颞侧厚(9.04μm,P=0.000)。在不同性别及眼别之间角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角膜厚度在直径6 mm范围内分布不均,中央2 mm为最薄区域,2-6 mm环形区域角膜逐渐增厚,且最厚点位于上方、最薄点位于颞下方,随年龄增长角膜厚度无明显变化。
李凤洁王姝婷李韵秋孙秀丽史伟云王婷
关键词:角膜厚度相干光断层成像
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复合体( GCC)的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分析研究。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山东省眼科医院屈光中心就诊的患者连续性病例共93例(184只眼)。根据眼轴长度分为A组(眼轴22~24 mm),15例(29只眼);B组(眼轴>24~26 mm),50例(100只眼);C组(眼轴>26 mm),28例(55只眼)。眼部检查指标包括:眼轴长度、平均GCC厚度( Avg.GCC)、上方GCC厚度( Sup.GCC)、下方GCC厚度( Ing.GCC)、局部丢失容积( FLV)及总体丢失容积( GLV)。分析3组间GCC厚度的差异及眼轴长度与GCC厚度的相关关系。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受试者眼轴长度分别为A组(23.31±0.53) mm,B组(25.20±0.49) mm,C组(26.91±0.99)mm;A组、B组、C组Avg.GCC分别为(97.19±5.09)μm、(92.74±5.50)μm、(92.84±5.74)μ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3组Sup.GCC与Ing.GCC 分别为(97.56±5.06)μm、(93.37±6.18)μm、(93.22±5.99)μm ( P =0.002)和(96.83±5.51)μm、(92.11±5.80)μm、(92.47±5.96)μm ( P =0.001),3组间比较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LV分别为(5.56±4.19)%、(8.28±5.46)%、(8.61±5.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6)。此外,3组间FL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F =0.659, P =0.518)。 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GCC厚度值参数与眼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 P <0.05)。结论 GCC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随着眼轴变长,GCC厚度逐渐变薄。
李从心张阳阳李韵秋王姝婷史伟云王婷
关键词:眼轴长度GANGLIONCELLCOMPLE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