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BS2002053)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盛燕辉曹克将李胜男孔祥清陈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体外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生物相容
  • 3篇生物相容性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先天性心脏
  • 3篇先天性心脏病
  • 3篇介入
  • 2篇体外试验
  • 2篇镍钛
  • 2篇介入封堵
  • 2篇封堵
  • 1篇血液相
  • 1篇血液相容性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相容性材...
  • 1篇水蛭
  • 1篇水蛭素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李世杰
  • 4篇杨荣
  • 4篇陈洁
  • 4篇孔祥清
  • 4篇李胜男
  • 4篇曹克将
  • 4篇盛燕辉
  • 1篇钟伟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体外观察壳聚糖/重组水蛭素共价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体外评价壳聚糖/重组水蛭素(Chi/r-Hir)共价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镍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实验分6组:对照组(未接触镍钛合金的血液)、未包被组、Chi组和Chi/r-Hir低浓度、中浓度和高浓度组;②血液相容性实验:包括血液溶血试验和动态全人血接触试验。观察实验各组镍钛合金片溶解红细胞的特性;检测动态全人血接触后实验各组血液APTT、PT和TT,观察其抗血栓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动态全人血接触后实验各组镍钛合金片表面血小板黏附、聚集和纤维蛋白吸附情况。③细胞相容性实验: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种植于实验各组镍钛合金表面,孵育72h,分别应用Fn和Ki67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UVECs在镍钛合金表面的黏附、增殖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实验各组溶血率均小于1.7%;②动态全人血接触后,实验各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且组间未见差异;与未包被组和Chi组相比,Chi/r-Hir包被明显延长APTT和TT(P<0.001);Chi/r-Hir包被延长APTT和TT作用与重组水蛭素浓度有关,低、中、高浓度组间相比存在差异(方差不齐采用Dunnetts法P<0.05);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hi/r-Hir组与Chi组相比,镍钛合金表面血小板黏附、聚集和纤维蛋白吸附明显减少。④细胞相容性实验:经过72h孵育,镍钛合金片边缘细胞生长和移行良好。Fn荧光标记观察HUVECs在镍钛合金片表面黏附依次为:Chi组>未包被组>Chi/r-Hir组,Chi/r-Hir包被不同浓度组间HUVECs黏附未见差异;Ki67免疫荧光标记观察HUVECs在镍钛合金表面增殖依次为:未包被组=Chi组>Chi/r-Hir组,Chi/r-Hir包被不同浓度组间HUVECs增殖未见差异。结论:Chi/r-Hir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镍钛合金后,具有良好抗凝性能,但不利于HUVECs黏附和增殖。
盛燕辉李世杰孔祥清杨荣陈洁李胜男曹克将
关键词:镍钛合金生物相容性
壳聚糖/肝素共价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血液相容性的体外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体外评价壳聚糖/肝素(Chi/Hep)共价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实验分成血液对照组、未包被组、基础包被组(壳聚糖)、Chi/Hep包被组,其中按肝素浓度又分为低又分为低、中、高(0.1、1.0、10.0g/L)3个剂量组。Chi/Hep共价交联于试验用镍钛金属表面,通过血液溶血试验,观察红细胞细胞毒性;动态全人血接触试验检测各样本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观察其抗血栓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镍钛金属表面血小板黏附、聚集。结果:实验各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实验组溶血率均小于5%。Chi/Hep包被组APTT、PT、TT、均明显延长,其余各组两两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肝素浓度包被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扫描电镜显示,Chi/Hep包被组金属表面少量血小板黏附。结论:Chi/Hep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李世杰孔祥清盛燕辉杨荣陈洁李胜男曹克将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相容性体外试验
壳聚糖/肝素共价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体外评价壳聚糖/肝素(Chi/Hep)共价包被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通过体外实验检测Chi/Hep共价包被镍钛合金片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实验分成血液对照组、未包被组、基础包被组、Chi/Hep包被组,其中按肝素质量浓度又分为低(0.1mg.mL-1)、中(1mg.mL-1)、高(10mg.mL-1)3个剂量组。Chi/Hep共价交联于试验用镍钛金属表面,(1)血液相容性实验:通过血液溶血试验,动态人全血接触试验评价其红细胞毒性及抗栓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镍钛金属表面血小板粘附、聚集。(2)细胞相容性:利用纤维连接蛋白、Ki67免疫荧光标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观察其细胞毒性。结果(1)血液相容性实验:实验各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实验组溶血率均小于5%。Chi/Hep包被组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延长,血液对照组、未包被组及基础包被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质量浓度肝素包被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APTT、PT方差均齐LSD、SNK法检验,TT方差不齐Dunnetts法检验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hi/Hep包被组金属表面少量血小板粘附。(2)细胞相容性实验:经过与HUVECs72h孵育,金属片边缘细胞生长、移行良好,无细胞变形;Fn免疫荧光标记HUVECs,发现不同包被镍钛金属片表面的HUVECs粘附顺序如下:基础包被组>未包被组>Chi/Hep组;Ki67免疫荧光标记HUVECs,随机双盲法计数细胞发现不同包被镍钛金属片表面的HUVECs增殖顺序如下:基础包被组=未包被组>Chi/Hep组(P<0.01)。结论体外观察Chi/Hep共价包被镍钛金属有良好抗血栓作用,但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增殖。
李世杰孔祥清盛燕辉杨荣陈洁李胜男曹克将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体外试验
壳聚糖/肝素和壳聚糖/重组水蛭素共价包被镍钛合金片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体外评价生物活性分子共价包被镍钛金属片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10在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药理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镍钛合金片(镍含量55.3%~55.6%,钛含量43.5%~44.2%,厚度0.05cm,激光切割为0.5cm×0.5cm);壳聚糖(脱乙酰度90%,Mr200000);肝素、重组水蛭素。实验分组:①实验分4组:未包被组、壳聚糖组、壳聚糖/肝素组、壳聚糖/重组水蛭素组。将壳聚糖、肝素(1g/L)和重组水蛭素(20mg/L)用共价化学交联法包被于镍钛金属片单面。②溶血实验:将各组样品加0.2mL稀释血液和10m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分别用10mL蒸馏水和10mL生理盐水各加0.2mL稀释血,与样品同样操作。③人全血动态接触实验:各组镍钛合金片分别放入10mL新鲜的人全血后行扫描电镜检查,并检测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凝血3项(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④内皮细胞种植、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植入每孔已放入1片镍钛金属片的24孔板中,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⑤免疫荧光标记:Fn免疫荧光染色(红色激发波长510nm)观察细胞生长和黏附情况,Ki67免疫荧光标记(绿色激发波长510nm)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实验评估:①各组血液样本溶血率。②各组人全血接触实验后血液样本血细胞计数和凝血活性。③扫描电镜下各组人全血接触实验后镍钛金属片表面形态。④倒置显微镜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⑤荧光显微镜下镍钛金属片表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黏附情况。⑥荧光显微镜下镍钛金属片表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溶血率:各组镍钛金属片溶血率均小于1.7%。②血细胞计数和凝血活性:各组接触血液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未接触血液无差别;壳聚糖/重组水�
盛燕辉孔祥清李世杰杨荣陈洁李胜男钟伟曹克将
关键词:肝素重组水蛭素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