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23006)

作品数:18 被引量:278H指数:9
相关作者:程式华曹立勇占小登倪深陈红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水稻
  • 11篇基因
  • 5篇性状
  • 4篇分子标记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数量性状
  • 3篇数量性状座位
  • 3篇突变体
  • 3篇瘟病
  • 3篇苗期
  • 3篇抗病
  • 3篇抗性
  • 3篇分子标记辅助
  • 3篇分子标记辅助...
  • 3篇QTL定位
  • 3篇标记辅助选择
  • 2篇稻米
  • 2篇稻苗
  • 2篇育种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水稻生物学国...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作者

  • 7篇曹立勇
  • 5篇占小登
  • 5篇程式华
  • 3篇朱旭东
  • 3篇陈红旗
  • 3篇鄂志国
  • 3篇倪深
  • 3篇陈代波
  • 3篇王磊
  • 2篇杨军
  • 2篇高志强
  • 2篇冯跃
  • 2篇王跃星
  • 2篇沈希宏
  • 2篇吴伟明
  • 1篇张丽靖
  • 1篇吴超
  • 1篇郭龙彪
  • 1篇陈惠哲
  • 1篇孙宗修

传媒

  • 6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遗传
  • 2篇Scienc...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Rice s...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1年
作物育种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产量。水稻粒形是与水稻产量性状直接相关,与品质性状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数量性状,其评价指标主要是粒长、粒宽、粒厚、长/宽和长/厚。近年来,水稻粒形的数量遗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功定位克隆了一批控制水稻粒形的基因。文章综述了水稻粒形的经典遗传研究、QTL定位、粒形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以及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的利用。
高志强占小登梁永书程式华曹立勇
关键词:水稻粒形QTL定位基因功能
水稻第1染色体短臂粒长和粒宽QTL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2
2008年
以第1染色体短臂RM1-RM3746和RM151-RM243区间内呈杂合、背景基本纯合的2个水稻剩余杂合体(RHL)衍生两个F6群体,将控制水稻粒长和粒宽的2个粒形QTL(qGL-1和qGW-1)定位于RM3746-RM243区间内。在此基础上,应用SSR标记检测,从其中1个群体中筛选到杂合区间分别为RM151-RM10404、RM10398-RM5359、RM10435-RM259和RM10381-RM243的4个单株,应用SSR标记进一步检测4套F2群体,从每套F2群体中分别筛选到母本珍汕97B和父本密阳46纯合型材料各10株,自交获得4套近等基因系材料并考查其粒长和粒宽。利用交迭重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析法,将控制粒长和粒宽的QTL(qGL-1和qGW-1)界定于437.5kb的RM10390-RM1344区间和392.9kb的RM10376-RM10398区间,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母本珍汕97B,表明qGL-1和qGW-1是紧密连锁的不同座位。
余守武樊叶杨杨长登李西明
关键词:粒形近等基因系数量性状座位水稻
水稻窄叶性状的研究进展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其形状,大小和色泽都直接影响着水稻的光合产量,进而影响水稻的生物学产量。本论文主要从叶形方面的窄叶性状着手,综述了国内外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窄叶产生的机理机制;...
陈代波曹立勇占小登冯跃王汝慈唐琼
文献传递
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被引量:27
2008年
野生稻作为栽培稻的野生亲缘种,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有利基因,是栽培稻品种进一步改良的天然遗传种质资源库。其中,野生稻对病虫害的抗性、对各种逆境的耐受性以及胞质雄性不育等,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栽培稻的育种改良。文章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有利性状及相应控制基因的发掘,探讨了其在今后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鄂志国王磊
关键词: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育种改良
水稻苗期耐低氮胁迫的QTL定位
氮损失在作物生产中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育氮高效吸收利用的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实验基地温室中进行。以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
冯跃曹立勇吴伟明沈希宏占小登翟荣荣王汝慈陈代波程式华
文献传递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低世代筛选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育种低世代遗传改良中的问题,提出了简易的碘蓝染色法:采用一定量的半粒糙米染色,按照染色后颜色由棕红到深蓝的差异,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分为4个类别,分别对应的直链淀粉含量由低到高。使用该方法测定了28份供试水稻品种,染色结果与实测值呈极显著相关(r=0.95**)。利用低世代遗传群体的研究,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验证了该方法对Wx基因筛选的准确性。22份恢复系与保持系育种亲本通过此法所得直链淀粉含量与稻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标记之间的符合率较高。
王跃星倪深陈红旗刘贵富杨军段彬伍朱旭东
关键词: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染色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tillering dwarf mutant and fine mapping of the TDDL(T) gene in rice (Oryza sativa L.)被引量:4
2009年
Rice plant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 that affects the grain yield.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that controls plant architecture, a tillering dwarf mutant with darker-green leaves derived from an indica cultivar IR64 treated with EMS is characterized. The mutant, designated as tddl(t), is nonallelic to the known tillering dwarf mutants. It is controlled by one recessive nuclear gene, TDDL(T), and grouped into the dn-type dwarfism according to Takeda's definition. The dwarfism of the mutant is independent of gibberellic acid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wo GA-mediated processes. The independence of brassinosteroid (BR) and naphthal-3-acetic acid (NAA) of the tddl(t) mutant, together with the decreased size of parenchyma cells in the vascular bundle, indicates that the TDDL(T) gene might participate in another hormone pathway. TDDL(T) is fine mapped within an 85.51 kb region on the long arm of rice chromosome 4, where 20 ORFs are predicted by RiceGAAS (http://ricegaas.dna.affrc. go.jp/rgadb/). Further cloning of TDDL(T) will benefit both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 of plant architecture and dissection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illering dwarf in rice.
GAO ZhenYuLIU XiaoHuiGUO LongBiaoLIU JianDONG GuoJunHU JiangHAN BinQIAN Qian
关键词:矮秆突变体水稻植株ORYZA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3个稻瘟病基因改良金23B的稻瘟病抗性被引量:105
2008年
以C101LAC和C101A51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金23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一次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特异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6个导入Pi-1、Pi-2和Pi-33基因的金23B导入系,其中导入系W1对稻瘟病的抗病频率为96.7%,明显高于携带单个基因的C104LAC(Pi-1)、C101A51(Pi-2)和北京糯(Pi-33)。基因聚合后抗病频率提高,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陈红旗陈宗祥倪深左示敏潘学彪朱旭东
关键词:稻瘟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生理特性与抗旱性的相关分析及QTL定位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籼稻品种IR64和粳稻品种Azucena杂交产生的包含110个加倍单倍体株系的群体,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连续在2004年和2005年于抽穗期分别测定了叶片水势、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游离脯氨酸含量、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并于成熟期取样,计算抗旱系数。与正常水分状况下相比,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达极显著水平,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的降低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利用175个RFLP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分析了与抗旱性相关的叶片生理指标,共检测到与抗旱性相关的6个生理指标的7个加性QTL,31对上位性QTL,其中有2个主效QTL、9对上位性QTL存在环境互作效应。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检测到的QTL结果有较大差异,说明干旱胁迫对控制与抗旱性相关的叶片生理性状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影响。在6个抗旱相关生理指标中,检测到的控制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的QTL较多,有3个加性QTL和8对上位性QTL控制气孔导度,有8对上位性QTL控制水势。
王辉曹立勇郭玉华程式华
关键词:生理特性抗旱性分子标记水稻数量性状座位
一新的水稻多蘖矮秆突变体tddl(t)的分离及基因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0
2009年
水稻株型是影响稻米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而株高和分蘖是水稻株型的两大构成因素,因此对水稻多蘖矮秆突变体的研究不仅能为植物生长发育分子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具有潜在的农业生产价值.我们从EMS化学诱变的籼稻IR64的后代筛选得到一稳定遗传的多蘖矮秆且叶色加深突变体,暂命名为tddl(t),它与已发现的多蘖矮秆突变体非等位.该突变体属于dn型矮秆,其矮秆性状与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萘乙酸无关,因此推断其控制基因可能参与其他激素途径.组织细胞学分析表明,维管束薄壁细胞的减小导致了茎秆变细.遗传分析显示,该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精细定位将TDDL(T)基因锁定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长臂85.51kb的物理距离内,在该区域共预测到20个候选基因.对该基因的进一步克隆将有助于水稻多蘖矮秆分子机制的阐明和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高振宇刘晓辉郭龙彪刘坚董国军胡江韩斌钱前
关键词:水稻株型赤霉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