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02102210334)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法文君郑直郭家凡王杰冯铭华更多>>
- 相关机构:许昌学院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钧釉分相微结构与钧瓷呈色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钧瓷中分相法呈色的物理光学原理以及烧制气氛对分相小液滴及呈色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相釉的呈色机理符合Rayleigh散射及Mie散射规律,控制分相小液滴尺寸及分布状态是获得分相色釉的关键。即当分相小液滴尺寸小于100 nm时,釉层以Rayleigh散射为主,釉色呈蓝色;而分相小液滴尺寸大于入射光波长时,则以Mie散射为主,釉色呈乳白色;同时利用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通过合理控制分相小液滴尺寸及分布状态还可以获得红色钧釉。
- 郭家凡法文君王杰冯铭华郑直
- 关键词:钧瓷呈色机理
- 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_3@SiO_2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简单的溶胶-沉淀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3@SiO2复合产物。用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能谱以及耐酸性测试等方法对粒子的包覆效果、化学组成等做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用硬脂酸改性后的碳酸钙比较容易包覆无机的SiO2,SiO2在CaCO3表面包覆后形成了CaCO3为核,SiO2为壳的核壳结构。
- 法文君王威魏亚君卢小亚李鹏
- 关键词:核壳结构
- 纳米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13年
- 以纳米碳酸钙为核体,用聚电解质对其表面改性后,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制备了锡掺杂氧化铟(ITO)包覆的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通过改变聚电解质层数、ITO的包覆量及煅烧时间等实验条件,探究了制备纳米碳酸钙基浅色导电粉的最佳条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电子能谱以及粉末电阻率测试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化学组成及电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电解质层数为5层,CaCO3与ITO的质量比为6∶1,500℃煅烧4.5 h制备的粉末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能,其电阻率为3.8×103Ω·cm。
- 法文君王笑阳王振宇王初哲卢晓娅李鹏郑直
-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聚电解质共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