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2118)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罗宏蔡箐杨祝良陈作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毒
  • 4篇蘑菇中毒
  • 2篇凋亡
  • 2篇毒素
  • 2篇水飞蓟
  • 2篇水飞蓟素
  • 2篇人肝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聚合酶
  • 2篇剧毒
  • 2篇肌溶解
  • 2篇合酶
  • 2篇横纹
  • 2篇横纹肌溶解
  • 2篇肝细胞
  • 2篇RNA聚合酶
  • 2篇CASPAS...
  • 2篇DNA条形码
  • 1篇毒蘑菇

机构

  • 9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陈作红
  • 3篇张平
  • 2篇胡劲松
  • 1篇杨祝良
  • 1篇蔡箐
  • 1篇罗宏

传媒

  • 3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菌物研究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神经精神型有毒蘑菇及其毒素与应用
我国毒蘑菇资源丰富且多样性,蘑菇中毒事件每年频频发生,近年来随着对我国蘑菇中毒事件的广泛调查和深入,导致神经中毒的事件越来越多。在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毒蘑菇可以产生5种类型的神经中毒:(1)、含毒蕈碱muscarine种...
陈作红张平
关键词:毒蕈碱裸盖菇素
文献传递
两种剧毒环柄菇的鹅膏肽类毒素检测
环柄菇属的部分种类含有鹅膏肽类毒素,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了多起由该类引起的中毒事件,误食后引起急性肝损害。我们调查表明有2个种,分别为: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和毒环柄菇(Lepio...
范凤霞何正蜜陈作红
文献传递
α-、β-鹅膏毒肽诱导人肝培养细胞凋亡的研究
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死亡每年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也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蘑菇中毒死亡是由含鹅膏肽类毒素的种类引起,其中最主要的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鹅膏毒肽主要的中毒机理是鹅膏毒肽能抑制真核...
胡劲松陈作红
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凋亡CASPASE3
文献传递
2000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
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对2000年以来在有毒蘑菇新种类、新毒素与新症状,有毒蘑菇鉴定及毒素检测新方法,有毒蘑菇中毒机理、毒素基因克...
陈作红
关键词:蘑菇中毒横纹肌溶解DNA条形码水飞蓟素
文献传递
α-、β-鹅膏毒肽诱导人肝培养细胞凋亡的研究
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死亡每年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也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蘑菇中毒死亡是由含鹅膏肽类毒素的种类引起,其中最主要的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鹅膏毒肽主要的中毒机理是鹅膏毒肽能抑制真核...
胡劲松陈作红
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凋亡CASPASE3
基于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剧毒鹅膏方法的建立和评估
全世界90%以上的蘑菇中毒致死事件都是由鹅膏菌属檐托鹅膏组(Amanita section Phalloideae)的剧毒鹅膏(lethal amanitas)引起的,快速并准确地检测剧毒鹅膏对于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何正蜜罗涛范凤霞张平陈作红
关键词:蘑菇中毒LAMPHRCAAMA
文献传递
2000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
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对2000年以来在有毒蘑菇新种类、新毒素与新症状,有毒蘑菇鉴定及毒素检测新方法,有毒蘑菇中毒机理、毒素基因克...
陈作红
关键词:蘑菇中毒横纹肌溶解DNA条形码水飞蓟素
蘑菇中毒事件确认的我国毒蘑菇新种类
我国毒蘑菇资源丰富且多样性,蘑菇中毒事件每年频频发生,但是对于我国误食毒蘑菇所引起的中毒事件缺少有效的调查,导致中毒的毒蘑菇种类并不完全清楚。本文结合国内同行的研究以及我们近年来的蘑菇中毒事件调查概述了通过中毒事件确认的...
陈作红张平
关键词:中毒多样性
文献传递
毒环柄菇——在中国引起蘑菇中毒事件的新物种(英文)被引量:8
2018年
环柄菇属卵孢环柄菇组(Lepiota sect.Ovisporae)含有一些剧毒的物种。但在中国人们对这些物种认识仍然不足。对采自华中地区中毒现场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证据均表明该种是尚未正式记载的物种。文中描述了此新种,即毒环柄菇Lepiota venenata。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盖表密被褐色至棕褐色反卷的细小鳞片,担孢子长椭圆形、偶椭圆形或圆柱形;褶缘囊状体窄棒状,盖表鳞片栅栏状,顶端细胞披针形至近圆柱形;具锁状联合。
蔡箐陈作红何正蜜罗宏杨祝良
关键词:形态学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