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9A630)

作品数:8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孙仕军张旭东闫瀛王铁良迟道才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玉米
  • 5篇田间
  • 4篇水分
  • 4篇土壤
  • 3篇田间土壤
  • 3篇土壤含水率
  • 3篇种植密度
  • 3篇含水率
  • 2篇地膜
  • 2篇地膜覆盖
  • 2篇雨养
  • 2篇雨养农业
  • 2篇田间水分
  • 2篇作物
  • 2篇粮食作物
  • 2篇膜覆盖
  • 2篇节水
  • 2篇节水灌溉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机构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大禹节水...

作者

  • 9篇孙仕军
  • 7篇张旭东
  • 6篇闫瀛
  • 3篇王铁良
  • 2篇许志浩
  • 2篇迟道才
  • 1篇尹光华
  • 1篇李波
  • 1篇李迎
  • 1篇付玉娟
  • 1篇夏桂敏
  • 1篇孙娟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东北雨养区地膜覆盖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在东北雨养农业区,地膜覆盖和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及其产量的影响。研究设置60000、67500和75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分析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及其产量变化。结果表明:3个种植密度下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拔节期至灌浆期,种植密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明显;同一密度下,覆膜玉米产量明显高于不覆盖玉米产量,密度在60000株·hm-2时增产率最大(14.3%);不覆盖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覆膜模式下不同密度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分析表明,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或者采用覆膜种植模式,均可以增加玉米产量,但同时也会导致土壤库存水量降低。
孙仕军樊玉苗许志浩张旭东迟道才
关键词:地膜覆盖春玉米种植密度土壤水分
东北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优势种植区,近年来,受价格因素拉动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幅较大。东北地区玉米主要种植在旱地,有灌溉条件的玉米面积不足五分之一,自然降水及其分布对...
孙仕军闫瀛张旭东王铁良李波
关键词:玉米天然降水种植密度雨养农业
文献传递
东北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以沈阳地区为例,通过大田试验,对天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的波动变化与降雨量和棵间蒸发密切相关。种植密度对土壤储水区的分布有一定影响,高密度时20~40cm土层水分变化最大,低密度下最小。依靠自然降雨,适宜种植密度为48000株/hm2,产量可达12 567.3 kg/hm2。
孙仕军闫瀛张旭东王铁良尹光华
关键词:玉米自然降雨种植密度土壤含水率
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含水率和地温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2013年5-10月在内蒙古阿荣旗进行大田玉米膜下滴灌试验,测定玉米苗期、拔节期、灌浆期及成熟期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研究覆膜(滴灌)和裸地对玉米田间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地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覆膜条件下0-60 cm层土壤含水率高于常规裸地,玉米蜡熟期两种处理田间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玉米生育期内0-20 cm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均高于播前土壤含水率,生育后期21-60 cm土壤含水率均低于播前土壤含水率。降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雨后土壤表层温度急剧下降,25 cm以下深层土壤温度下降相对缓慢;地膜覆盖对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增温效果明显,平均增温2℃左右,对玉米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灌浆期及玉米生育后期覆膜增温作用不明显。
孙仕军许志浩张旭东夏桂敏迟道才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
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被引量:7
2010年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渠系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编制用水计划和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根据水资源分区,以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辽阳灌区为例,选定典型渠道,利用传统动水测算法根据渠道不同时期的输水流量和地下水位,确定监测时间和次数,计算出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平均值,然后依据灌区实际情况进行系数修正,最后得到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045。
周永德孙仕军孙娟张双翼闫瀛
关键词: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节水灌溉
阜新地区降水量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1992—2007年阜新地区降水量等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和生育期前降水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是造成阜新地区粮食单产年际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粮食单产和年降水量基本呈二次曲线关系;旱作物生育期5—6月降水不足,缺水严重,无法播种或苗期干旱,导致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对玉米、谷子而说,8月的降水又相对过剩;作物生育期前降水总量对当年的粮食单产影响不明显。
张旭东孙仕军付玉娟闫瀛
关键词:降水量粮食单产
阜新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降水量关系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阜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辽宁和全国粮食增产的重点地区之一。玉米和高粱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80%。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近年来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大力发展农业,但由于天然降水和粮食作物需水不匹配,制约着农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该地区的降水情况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相适应的降水量与粮食高产区间的对应范围,为提高阜新粮食产量提供依据。结合水文气象方面的预测规划作物种植结构,以充分利用当地降雨,可为粮食作物稳产、高产服务。
张旭东孙仕军闫瀛李迎
关键词:降水量农作物产量
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7
2010年
在雨养农业区,探讨了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在不同耕作深度(15cm和25cm)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对不同耕作深度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典型天气时土壤水分沿土壤剖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两种不同耕作深度条件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波动趋势相似,但在较大降雨后(15mm以上),深耕区土壤水分增加值比浅耕区多,连续干旱时深耕区比浅耕区土壤水分消耗更快。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深耕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比浅耕区大,在0~40cm深处相差3.04%,40~80cm深处相差最高达到4.75%。这说明深耕更有利于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调蓄。生长状况指标差异不大,浅耕区略好于深耕区,产量为浅耕区略高于深耕区。
孙仕军闫瀛张旭东王铁良王殿武
关键词:耕作深度雨养农业土壤含水率玉米
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应用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地下滴灌技术的实践经验,对地下滴灌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对滴灌管线的选取、适宜埋设深度的确定、灌水小区的冲洗、真空阀的设置、水质处理等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应用常见问题逐一进行了说明,可为地下滴灌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邱振存管健孙仕军
关键词:地下滴灌节水灌溉规划设计高效用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