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000)

作品数:16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郭锡杰沈兴家唐顺明张国政鲁成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家蚕
  • 5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座
  • 2篇转座子
  • 2篇精子
  • 2篇精子介导
  • 2篇PIGGYB...
  • 1篇蛋白纯化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电泳
  • 1篇多角体
  • 1篇血液
  • 1篇夜蛾
  • 1篇一代杂交
  • 1篇一代杂交种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苏州大学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郭锡杰
  • 4篇张国政
  • 4篇唐顺明
  • 4篇沈兴家
  • 4篇鲁成
  • 3篇薛仁宇
  • 3篇曹广力
  • 3篇潘敏慧
  • 3篇沈卫德
  • 3篇赵巧玲
  • 3篇夏庆友
  • 3篇贡成良
  • 2篇向仲怀
  • 2篇赵萍
  • 2篇郑小坚
  • 2篇徐安英
  • 1篇丁丽平
  • 1篇关国平
  • 1篇魏丽婉
  • 1篇赵秀振

传媒

  • 16篇蚕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侵染家蚕丝腺组织后的免疫胶体金标记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探讨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功能基因组研究方法和手段,利用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对被感染的家蚕丝腺组织中家蚕微孢子虫的蛋白质分泌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有大量的胶体金颗粒存在于家蚕微孢子虫寄生位点的宿主组织内,说明了家蚕微孢子虫寄生位点的宿主组织内存在大量的孢子蛋白质,证实了家蚕微孢子虫在寄生过程中将许多孢子蛋白质分泌到宿主体内。初步探讨了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之间的互作关系。
吴正理李艳红党晓群谭小辉潘国庆周泽扬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超微结构胶体金标记
一个新的家蚕kunitz类型CI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的多个编码基因位于多个染色体位点上,是家蚕CI具有丰富多态性的原因之一。根据Gene Bank中登录的家蚕CI基因Sci-sb的mRNA,设计引物克隆了一个家蚕kunitz类型的CI基因,命名为CI-fb。CI-fb基因有3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55 bp,编码85个氨基酸残基,具有一个典型的kunitz结构域。CI-fb基因与其他已知的kunitz类型的CI基因相比,在基因序列和结构、蛋白序列和结构上高度相似,但在已知的CI基因家族中序列最短。RT-PCR分析表明,CI-fb基因在家蚕的脂肪体、精巢、卵巢、马氏管、气管和中肠6个组织中表达,而在丝腺、血细胞和体壁中没有表达,是一个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CI的多态性和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赵萍李娟林英夏庆友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基因克隆
不同截短的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在家蚕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应用重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为基因转移载体,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为报告基因,研究不同截短的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2127/+23、-925/+23和-238/+23)驱动报告基因在家蚕5龄幼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通过病毒感染介导,3种长度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在脂肪体和血细胞中存在异位表达,从个体体表可直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3种长度的启动子都能在后部丝腺中高效起始EGFP的转录,产生绿色荧光;长度为0.9kb和0.2kb的启动子0.9KH、0.2KH在中部丝腺能起始EGFP转录产生绿色荧光,而2.1kb的启动子(2.1KH)能起始EGFP转录,但未能检测到绿色荧光;3种长度的启动子也能在Sf9培养细胞中起始EGFP基因表达。上述结果表明,丝素重链基因启动子没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
高志宏刘春任静波刘品彦魏丽婉夏庆友
关键词: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与功能鉴定被引量:4
2010年
孵化酶(hatchingenzyme,HE)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在已完成全长967bp的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克隆及其转录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产物纯化及其对家蚕卵壳的降解功能。以全长BmHEL质粒DNA为模板,用PCR方法分别获得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BmHELORF,885bp)、缺失信号肽编码区(BmHELa,834bp)和推测成熟酶功能编码区(BmHELb,624bp)的3个片段,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E.coli)BL21中进行表达。表达的3种外源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获得含有6×His-Tag标签的融合蛋白,其分子质量分别为33.4、31.8、24.0kD。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到了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化复性后的3种孵化酶对家蚕卵壳底物有一定降解活性,其中BmHELORF的活性最高,BmHELb的活性最低。在pH7.1反应条件下3种酶的活性比pH9.5时高。研究结果在蛋白质水平上进一步证实家蚕孵化酶样蛋白参与了蚕卵孵化这一重要生命过程。
唐顺明卢福浩沈兴家王娜丁丽平赵巧玲张国政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原核表达蛋白纯化降解
家蚕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体系的优化被引量:8
2007年
为了构建高效的家蚕转基因技术,对采用piggyBac转座载体的家蚕精子介导转基因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外源DNA的稀释剂和注射方式对导入效率影响较大,G0代未整合的外源DNA在5龄期前基本被降解破坏。推荐的家蚕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技术方案为:处女蛾交尾囊注射6~8μL以0.1×TE稀释的2 g/Lpig-gyBac转座子载体DNA后正常交配产卵,根据G0代5龄期及蛾期PCR检测标记基因为阳性的蛾区自交,G1代阳性个体自交以获得纯合后代。
张业顺夏定国张国政唐顺明沈兴家赵浩勤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PCR检测
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2)同工酶的研究
2006年
以新建的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2)细胞为材料,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tive-PAGE)不连续系统,进行α-酯酶(α-EST)、β-酯酶(β-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同工酶研究,观察了在建系过程中同工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了BmE-SWU2细胞系与其源胚胎的同工酶差异。结果显示,在第10代和第25代之间,尚未有明显的表达差异。该细胞系和源胚胎同工酶的比较发现,二者的同工酶表达谱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关国平潘敏慧陈敏鲁成
关键词:同工酶酯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
家蚕中肠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通过高精度的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5龄幼虫的中肠组织进行了研究,利用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 I-TOF MS)对表达量较高的蛋白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并采用GPMAW软件对家蚕基因组预测的蛋白质数据库进行了本地构库,对所得到的肽质量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家蚕中肠蛋白质经过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银染后可以检测出600个以上的蛋白点,这些蛋白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量15~80 kD区域,等电点3~8.5之间。MALD I-TOF MS鉴定的36个蛋白点中都有较强的肽质量指纹信号峰,其中32个蛋白点得到了成功鉴定,包括原肌球蛋白以及大量的离子转运蛋白、与代谢相关的酶、与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等。这一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家蚕中肠组织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信息。
侯勇官建赵萍刘鸿丽邹勇夏庆友
关键词:家蚕中肠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构建稳定转化的BmN细胞表达人白介素-28A及表达产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被引量:2
2010年
为建立能表达人白介素-28A(hIL-28A)基因的稳定转化家蚕卵巢细胞(BmN)系,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IZT/V5-His-hIL-28A并转染BmN细胞,采用终浓度为300~400μg/mL的博莱霉素(zeocin)筛选2个月后,获得了稳定转化BmN细胞系。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在稳定转化BmN细胞中表达的重组hIL-28A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6kD;用ELISA试剂盒测定hIL-28A的表达水平约为2.035×10-5ng/个细胞。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hIL-28A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其对肺癌细胞A549、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肝癌细胞BEL-7402和乳腺癌细胞M23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1、2.84、6.29和9.32ng/mL。研究结果表明hIL-28A可在稳定转化BmN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陆叶郑小坚薛仁宇曹广力沈卫德贡成良
关键词:基因表达抗肿瘤活性
基于piggyBac转座子转hGM-CSF基因家蚕的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将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E-1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hGM-CSF基因克隆到p igA3GFP载体中,构建了家蚕转基因载体p igA3GFP[IE-GMCSF],利用压力渗透法和精子介导法将其与辅助质粒helper p igA3一起导入家蚕蚕卵,获得产生绿色荧光的家蚕,次代产生荧光蚕的比例分别为0.17%,0.15%。将次代荧光蚕与正常蚕交配后代(G1)的荧光蚕个体再相互杂交,连续进行多代选育,获得了稳定遗传的转hGM-CSF基因家蚕品系。
曹广力薛仁宇何泽郑小坚沈卫德贡成良
关键词:转基因家蚕精子介导法
家蚕对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及其一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杂种优势的表达机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基础。以家蚕品种"芙蓉"和"菁松"为中系亲本,以"湘晖"和"872"为日系亲本,分别进行杂交并连续同蛾区交配和定向选择,获得了优良中系"芙菁"(D)和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2个日系家系"湘8A"(A)和"湘8C"(C)。F4代"A"、"C"与"D"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F6代"A"与"D"的遗传距离比"C"与"D"的遗传距离大。F4代用"D"分别与"A"和"C"组配杂交种的各项性状差异不明显;F8代则各项性状有明显的差异,且(D×A)F1表现出更好的生产性能优势;F4代、F8代以及(D×C)F1的杂种优势均大于(D×A)F1的杂种优势,但(D×A)F1的实际生产性能比(D×C)F1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NA多态性遗传距离为依据组配的杂交组合,能够获得丰产性能更好的优良一代杂交组合。
司马杨虎钱荷英徐世清何斯美梁海丽蔡明文鲁成
关键词:家蚕杂种优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