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6B47)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治安杨娅房芳裴金凤栾姝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斑点追踪显像
  • 2篇成像
  • 2篇成像评价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显像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房
  • 1篇心房功能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功能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术后
  • 1篇缺损
  • 1篇组织多普勒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作者

  • 4篇房芳
  • 4篇杨娅
  • 4篇李治安
  • 3篇裴金凤
  • 2篇栾姝蓉
  • 1篇赵映
  • 1篇陆兆龄
  • 1篇田峰
  • 1篇屈正
  • 1篇陈韵岱
  • 1篇孙广龙
  • 1篇刘文旭
  • 1篇孙琳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改善对心肌收缩功能影响的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灌注改善后近期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26例行PCI的患者,于PCI前、后经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Sonovue,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观察心肌显影效果,定量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5 d应用STI于左心室短轴系列切面测量病变节段径向应变(RS)、圆周向应变(CS)及旋转应变(Rot)评价心肌收缩功能变化,并与正常节段进行对照。结果开通冠状动脉后,MCE显示68.7%的节段灌注好转;STI提示,灌注显著改善节段的RS和CS均显著改善(P值均<0.05),而Rot无明显变化(P>0.05);灌注未显著改善节段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 0.05)。结论PCI术后灌注显著改善的心肌节段近期左心室短轴心肌增厚及缩短运动增强,而旋转运动无改善。
房芳李治安杨娅田峰陈韵岱陆兆龄
关键词:心肌灌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斑点追踪显像
斑点追踪显像与组织多普勒应变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房功能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心房应变,对比斑点追踪显像及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两种方法对心房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对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的40例患者于术后1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及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别测量左心房封堵器处及左心房侧壁应变,对比两种方法评价心房功能的可靠性。结果两种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及后处理分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均显示左心房侧壁应变显著高于封堵器局部应变(组织多普勒:47.31%±27.25%vs30.06%±14.29%,P<0.01;斑点追踪:43.49%±25.55%vs12.74%±9.16%,P<0.001)。两种方法评价侧壁应变无差异,但斑点追踪封堵器局部应变低于组织多普勒显像,且有5例患者封堵器局部应变为0,而组织多普勒法未见封堵器局部应变为0(χ2=5.33,P=0.027)。结论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心房形变能力优于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
房芳李治安杨娅裴金凤栾姝蓉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组织多普勒显像
肥厚性心肌病心肌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斑点追踪显像评价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的肥厚性心肌病(HCM)心肌应变及收缩同步性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左室流出道梗阻对于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HCM组(n=34)和正常对照组(n=30)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静息状态下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将HCM组分为梗阻型(n=15)和非梗阻型(n=19)。采用STI技术测量患者径向(RS)、圆周方向(CS)、纵向(LS)、横向应变(TS)幅度以及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室间隔、左室后壁到达径向峰值应变的时间差值(SPWPSD)。结果HCM组与正常组相比EF值无明显差异,但各种应变均显著降低,SPWPSD升高。分组资料表明梗阻型患者较非梗阻型应变进一步降低,不同步性高于非梗阻型患者。结论HCM早期即可出现心肌变形能力下降及收缩不同步,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剧上述变化。
房芳李治安赵映杨娅栾姝蓉裴金凤孙琳刘文旭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斑点追踪显像
心室短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肌梗死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心肌梗死心室短轴节段不同形式的运动进行评价。方法 分离结扎32只新西兰白兔冠状动脉前降支第一对角支造成前间隔及前壁心尖段心肌梗死,于梗死前正常状态及梗死后2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STI技术分析左室短轴基底段及心尖段心室节段径向应变(RS)、圆周方向应变(CS)以及局部心肌旋转(Rot)。根据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EF)下降的程度,将实验动物分为EF显著下降组及EF轻微下降组,分析RS、CS及Rot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梗死段RS、CS以及Rot均下降;EF轻微下降组梗死段RS及Rot较正常时减低。结论STI能够评价左室短轴各个方向运动,心肌梗死后梗死段短轴各方向应变减低;整体EF无明显变化时,STI部分指标仍能敏感地检测出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房芳李治安杨娅裴金凤孙广龙屈正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塞斑点追踪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