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298)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季平孙心德孙海艳张墨高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噪声
  • 1篇时间信息
  • 1篇双耳
  • 1篇听皮层
  • 1篇听阈
  • 1篇皮层
  • 1篇前掩蔽
  • 1篇潜伏期
  • 1篇放电
  • 1篇背景噪声
  • 1篇纯音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孙心德
  • 3篇张季平
  • 1篇高菲
  • 1篇孙海艳
  • 1篇张墨

传媒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背景噪声对人感知声音时间信息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对声音时间信息的分辨在人和动物感知声音信息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在自然声环境中,声音信息总处于一定的噪声背景下。文章以间隔探测阈值为指标测定了人对纯音和噪声的间隔探测阈值,以及持续噪声背景对间隔探测阈值的影响。声音信号采用1000~10000Hz的纯音信号和白噪声信号,声音强度为70dBSPL。背景噪声为持续白噪声,强度分别为45、55、65dBSPL。结果表明,对纯音信号,随着背景噪声强度增加,间隔探测阈值有升高的趋势。对噪声信号来说,45、55dBSPL的背景噪声对噪声信号的间隔探测阈值无显著影响,但65dBSPL的背景噪声使间隔探测阈值显著升高。研究结果提示,背景噪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对声音时间信息的感知,影响的程度与背景噪声的强度有关。
张墨孙心德张季平
关键词:噪声纯音听阈
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对声音空间信息的编码被引量:3
2009年
尽管大脑听皮层神经元对声音空间信息的编码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但其编码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相关研究在大鼠的初级听皮层也未见详细的研究报道.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在大鼠初级听皮层考察了151个听神经元的听空间反应域,分析了神经元对来自不同空间方位声刺激反应的放电数和平均首次发放潜伏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52.32%)神经元对来自对侧听空间的声刺激反应较强,表现为对侧偏好型特征,其他神经元分别归类为同侧偏好型(18.54%)、中间偏好型(18.54%)、全向型(3.31%)和复杂型(7.28%).多数神经元偏好的听空间区域的几何中心位于记录部位对侧听空间的中部和上部.绝大多数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对来自偏好听空间的声刺激反应的放电数较多、反应潜伏期较短,对来自非偏好听空间的声刺激反应的放电数较少、反应潜伏期较长,放电数与平均首次发放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在对声音空间信息的编码中,大脑初级听皮层可能综合放电数和潜伏期的信息以实现对声源方位的编码.
孙海艳孙心德张季平
关键词:听皮层潜伏期
双耳条件下超前声对人分辨滞后声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在复杂声环境中,对声音强度的分辨是听觉系统对声音信号精确处理的重要功能之一.到目前为止,有关人对声音强度分辨的研究都是在单耳条件下进行的,然而,正常条件下人都是利用双耳感知强度和方位变化的声音.以人对声刺激强度的最小可察觉差异(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为强度分辨阈值的指标,观察双耳条件下超前声对人分辨滞后声强度的影响.实验在封闭声场中进行,声刺激强度和空间方位的控制是通过改变双耳平均声压(average binaural level,ABL)和双耳声压差(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ILD)来模拟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安静条件下人对声刺激强度的分辨阈值相比,低强度的超前声对人分辨滞后声强度的阈值无显著影响,而中等及以上强度(ABL大于或等于40 dB)的超前声可提高人分辨滞后声强度的阈值,阈值的提高随超前声强度的增加呈单调增大的趋势.当超前声强度一定时,超前声对人分辨滞后声强度的影响随滞后声强度的增加而衰减,对分辨较高强度的滞后声的阈值影响不显著,该结果与单耳的研究结果有明显差异.实验未发现超前声和滞后声ILD的相对改变对人探测滞后声强度变化的阈值有显著影响.
高菲孙心德张季平
关键词:前掩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