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71)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江冰王文捷崔艺文熊晓萍余鹏彦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80后
  • 6篇青春
  • 6篇文学
  • 5篇亚文化
  • 5篇青年亚文化
  • 5篇文化
  • 4篇写作
  • 4篇媒体
  • 4篇后文学
  • 4篇80后文学
  • 3篇新媒体
  • 3篇青春写作
  • 2篇代际差异
  • 2篇艺术
  • 2篇文化建构
  • 2篇教育
  • 2篇非主流
  • 1篇代人
  • 1篇代文
  • 1篇当代人

机构

  • 12篇广东商学院
  • 4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作者

  • 10篇江冰
  • 2篇王文捷
  • 1篇鞠鑫
  • 1篇余鹏彦
  • 1篇熊晓萍
  • 1篇刘俊峰
  • 1篇田忠辉
  • 1篇蔡怡圆
  • 1篇崔艺文

传媒

  • 6篇文艺争鸣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文艺评论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广州公共管理...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网络写作群体的形成与生存现状被引量:7
2010年
网络作家作为网络进入文学之后出现的新兴职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得到网民读者的热切追捧,也渐渐得到主流文坛的正视。但是,网络作家作为一个文学网络化初期的产物,同时也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其发展前景具有多种可能性,对纸介文学传统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江冰崔艺文
关键词:网络作家
80后:青年亚文化的生成与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80后文学生发了80后青春文化,进而于网络空间形成80后青年亚文化的大本营,构成21世纪初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如何理解对于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互为表里相伴相生的青年亚文化,需要包容态度和阔大襟怀,同时更要看到其参与现代文化建构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江冰
关键词:80后青春写作文化建构
80后:新媒体艺术生成的文化背景被引量:1
2013年
“80后”作为媒体的热词,经久不衰,代际称谓因此浮出海面,构成了21世纪初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现象。这里尽管有媒体商业动机的推波助澜,但社会基础的因素不可忽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80后代际意识的凸显,青少年的呼声响彻云天。
江冰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背景艺术生商业动机
80后文学研究的信心与隐忧
2015年
一、信心来自中国大陆当下的社会现实 "80后"作为一个媒体命名,并没有如某些专家预测的那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也并没有重蹈旧辙,如其他命名一般,在网络上维持3个月的保鲜期而迅速消失。反而,由媒体、时尚界走入日常生活,成为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生活话语,并随之带出50后、60后、70后、90后、00后等一系列代际称谓。其支撑的现实依据,即是中国大陆当下社会现实中的"代际差异"明显存在,无法抹煞。
江冰
关键词:代际差异时尚界保鲜期灵感来源新媒体研究未来学家
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被引量:3
2012年
道德冷漠是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社会负面现象。从理性选择论的视角来看,道德冷漠是在恶劣的社会处境中个体对预期效益和预期代价进行理性计算的结果。高校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承担着抵制道德冷漠、推进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借鉴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在情境中"、"助人自助"、"增权赋能"价值视角,以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能够创新高校道德教育理念和工作模式,预防和减少道德冷漠风气的滋长。
鞠鑫余鹏彦
关键词:道德冷漠道德教育社会工作
后青春期:再论“80后”文学被引量:10
2012年
具有代际差异特征的"80后"文学呈现三极分化的趋势,在完成终结"意识形态写作"这一历史过程的同时,彰显了一种"非主流"的文学趣味,呈现出网络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新媒体文学风格。虽然止步于传统标准的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却从文学走向社会,从精英视野走向公共领域。"80后"文学不但余波未了,其非凡意义还将不断凸显。
江冰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非主流
现实的困顿与精神的探望——论青年亚文化中的“80后”被引量:2
2011年
众所周知,"80后"作为一个群体最初在社会舞台上甫一亮相,便引发了传统主流文化精英许多惊疑不定的批评。而这些批评,明显渗透出上一辈对新一代青年文化意识的忧虑情绪。产生这种普遍的忧虑情绪并非没有理由。因为"80后"这一标示时代年龄的概念,本身便偏向于对一个社会群体特殊文化行为的价值判断,其核心包含了一种社会人类学范畴的“亚文化”意指。
王文捷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社会人类学文化精英
“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信息的爆炸、节奏的加快、媒体的炒作,使得种种社会事件发生的密度加大,而密度的加大又导致人们关注点的急速转移,例证之一就是网络流行语的快速更替,每个关键词的寿命都在不断地缩短。以至于当代人对时间的感觉也在悄然变化:悠闲消失,紧张突出;记忆淡化,遗忘加快;昨天发生的事仿佛久远,因为又有层出不穷的事件迎面扑来。
江冰
关键词:文学史意义80后文学社会事件网络流行语关键词当代人
“80后”文学的代际权利与社会权力被引量:2
2009年
"80后"文学是一个模糊的、描述性的、进行时的概念,主要是指由80年代出生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江冰先生在"80后"文学的早期分类中(1),有偶像派和实力派之别,偶像派以郭敬明、韩寒和张悦然等为代表,其创作主要以青春写作为中心内容,表现对教育体制和家长的叛逆,描写青春的伤痛和成长。
田忠辉
关键词:社会权力权利教育体制描述性
自由青春力量的朋克文化表述——论春树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被引量:2
2009年
对于“80后”作家而言,如何准确地诠释表现他们颇具张力的青春的丰富意义,一苴是一个时尚而又同时充满争议的话题。当个性特异的春树在新世纪突然现身之时,她的青春颖悟和锐利形象强烈地吸引了大众眼球,其浸透青春欣喜、痛楚、迟疑和顽强的文字则被人们普遍关注。
王文捷
关键词:小说文学作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