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JY018)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后平王丽英雷鹏程邓霞李源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农村
  • 3篇劳动力
  • 3篇劳动力转移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实证
  • 2篇农村劳动力
  • 2篇农村劳动力转...
  • 2篇农户
  • 2篇农业
  • 2篇经济增长
  • 2篇城镇化
  • 1篇地区农户
  • 1篇调查数据
  • 1篇调查问卷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新型工业化
  • 1篇意愿
  • 1篇人均GDP
  • 1篇生产率增长
  • 1篇生产要素配置

机构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刘后平
  • 3篇王丽英
  • 2篇王庆瑞
  • 2篇邓霞
  • 1篇李源
  • 1篇伍艺
  • 1篇张明东
  • 1篇雷鹏程

传媒

  • 3篇西部论坛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农民进城意愿影响要素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1523份调查问卷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基于城镇拉力视角,剖析农民进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合四川省1 523份调查问卷,采用PROB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基本生活条件、城镇生活适应性、技能获取、精神满足和对未来担忧等非经济因素对农民进城决策有显著影响,非经济因素对农民进城的作用依赖于农村家庭的个性特征,包括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状况、平均年龄和现有职业。文章揭示了影响农民进城意愿的关键要素,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伍艺刘后平
关键词:农民进城意愿影响因素PROBIT模型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10
2017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农业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通过四川省农业产业结构数据,借助于产值比率变更法测算近年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一步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处于不断的调整及优化中;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产值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且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增长作用最强的是畜牧业,种植业居次位,林业的影响较低,而渔业则影响不显著。
刘后平何宇飞陈月澈
关键词:农业产业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效应贡献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国产大豆供给问题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国产大豆市场萎缩,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笔者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引起大豆供需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然后结合现实需求分析引起大豆供给变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库存消费比、大豆种植面积变化率、乡村人口变化率、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率、进口大豆国内市场占有率等相关变量,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实证分析影响大豆供给的各因素。结果表明,在影响大豆供给的诸多因素中,种植面积的减少、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低、进口冲击是国产大豆绝对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而产需错配导致了国产大豆相对供给不足。精确把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方向,进一步深化我国大豆供给的结构性改革,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是解决我国大豆供给问题的关键。
刘后平王雪梅邓浩月
关键词:大豆需求影响因素
家庭生产要素配置对西部地区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村居民和家庭的意愿直接决定着城镇化进程。采用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住户调查资料,分析农村家庭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对其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进行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获取金融信贷的擅长经营农地的农户不愿意迁移入城,更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没有上述农业经营优势,又具有非农技能的年轻人更愿意进城落户。农户是否愿意城市化,取决于哪一种选择更能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和家庭收入,可以通过整合配置农村生产要素达到合理引导农户城镇化意愿的目标。应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促进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拓展农村家庭资本来源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保障迁徙家庭权益,在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保障农业基础的稳定。
王丽英张明东刘后平
关键词:生产要素配置农村家庭农业劳动力转移农地流转
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本文通过对四川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率与对应的人均GDP水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并对不同地区的劳动力流动情况与各地人均GDP的数据建立模型,来分析四川省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而为四川省进一步的实行新型城镇化过程提出...
刘后平邓霞王庆瑞
关键词:城镇化率人均GDP劳动力转移
文献传递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分析——基于四川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运用Shift-share方法对总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劳动力转移总效应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以及各时期和各城市群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小于零,表现为转出效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效应大于零,表现为转入效应;长期劳动力转移效应比短期劳动力转移效应小,共变因素对劳动生产率影响较大。因此,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城乡和产业间转移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
刘后平邓霞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性与驱动力研究——来自四川省21个市州的经验证据被引量:2
2015年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构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四川省21个市州2007—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GM(1,N),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揭示其内在驱动力,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21个市州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均起着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水平极高和极低市州的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应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政策,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王丽英王庆瑞
关键词: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
影响城乡消费二元化的显性与隐性因素研究——基于CHFS2011年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和分解被引量:3
2015年
将影响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分为由家庭特征代表的"显性因素"和由市场性因素及社会性因素代表的"隐性因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1年全国调查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测算各项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城乡边际消费倾向,并采用Blinder-Oaxaca方法和分位数分解对城乡家庭消费差异及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消费对收入的弹性明显高于城镇家庭,分位数越高,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小;显性因素是城乡消费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对不同消费水平城乡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城乡消费差异随分位数增加而减小,隐性因素作用的减弱是差异减小的主要原因。城乡消费二元化的形成,不仅仅是家庭特征代表的显性因素(收入、养老保障、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导致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形成的隐性因素(偏好、习惯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等)也是城乡消费二元化的重要原因和组成部分。
刘后平李源张国麒
关键词:城乡二元化城乡消费差异家庭特征消费偏好
要素投入、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四川省418户农户调查数据被引量:8
2017年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走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农地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王丽英雷鹏程刘晏彤
关键词:门槛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