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6093)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翟俊鹏段远源闵琪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牛顿流体
  • 2篇非牛顿流体
  • 1篇液滴
  • 1篇流体
  • 1篇格子BOLT...
  • 1篇格子BOLT...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2篇闵琪
  • 2篇段远源
  • 1篇王晓东
  • 1篇翟俊鹏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高等学校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非牛顿流体液滴铺展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LBM可有效模拟气液两相流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己成功应用于牛顿流体动态湿润领域和非牛顿流体单相流动领域的研究,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公开发表的非牛顿流体两相流动格子Boltzmann模拟研究成果。本文将牛顿流体的两相流动格...
闵琪段远源王晓东吴莘馨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非牛顿流体
文献传递
三相接触线形状对复杂流变流体动态湿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采用液滴铺展法和Wilhelmy吊片法开展了不同浓度的PEG400+SiO_2纳米颗粒的非牛顿流体在盖玻片上动态湿润特性的研究,这类纳米流体流变性复杂,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其黏度从弱剪切稀化到强剪切增稠再到强剪切稀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比两种实验方法获得的θ_D-U实验数据,发现三相接触线形状对此类复杂流变流体的θ_D-U呈现一定影响。通过分析其流变性和动态湿润特性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相接触线形状影响复杂流体动态湿润的原因,并从微观上分析了角区控制动态湿润过程的关键。
翟俊鹏闵琪段远源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