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4DFA06100)

作品数:26 被引量:1,099H指数:18
相关作者:徐祥德丁国安施晓晖颜鹏程兴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气溶胶
  • 8篇污染
  • 8篇城市
  • 6篇气候
  • 4篇气候效应
  • 4篇秋季
  • 4篇PM10
  • 4篇城市群
  • 4篇城市群落
  • 3篇夏季
  • 3篇PM
  • 3篇PM2.5
  • 3篇大气污染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尾气
  • 2篇污染源
  • 2篇显著性特征
  • 2篇模型分析
  • 2篇空气质量

机构

  • 28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国家气象信息...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南省气象局
  • 2篇北卡罗莱纳州...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18篇徐祥德
  • 16篇丁国安
  • 6篇施晓晖
  • 5篇杨元琴
  • 5篇颜鹏
  • 4篇刘玉彻
  • 4篇程兴宏
  • 4篇刘煜
  • 4篇王继志
  • 3篇姚文清
  • 3篇王淑凤
  • 3篇张胜军
  • 3篇于海青
  • 3篇卞林根
  • 3篇孟昭阳
  • 3篇郑向东
  • 3篇张光智
  • 3篇苗秋菊
  • 2篇徐敬
  • 2篇李维亮

传媒

  • 18篇中国科学(D...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4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全国优秀青年...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4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PM_(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09
2007年
选用2003--2004年初PM25连续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北京地区PM25的特征、PM25与PM10以及PM25与地面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四季中夏季PM25浓度最低,冬、春两季浓度较高。PM25与PM10比值平均为0.55,非采暖期两者比值为0.52,采暖期两者比值为0.62;夏季该比值主要分布在0.3~0.6之间,春、秋两季该比值分布在0.3~0.8之间,冬季采暖期该比值分布在0.4~0.9之间。PM2,与PM10比值日变化与气象条件日变化、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沙尘天气和交通运输高峰期扬起地面粗颗粒物会导致PM2,在PM10中的比例下降,而冬季取暖以及夏季光化学反应则会引起PM25的比例升高。PM25的浓度与地面气象要素中本站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有很好的的相关性,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差。SO4^2-,NO3^-和NH4^+为北京地区PM25中主要离子。PMF源解析方法确定了北京地区5类细粒子污染源,分别是:土壤尘、煤燃烧、交通运输、海洋气溶胶以及钢铁工业。
徐敬丁国安颜鹏王淑凤孟昭阳张养梅刘玉彻张小玲徐祥德
关键词:PM2.5PMF
CMAQ空气质量模式业务试验与对比的初步分析
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ommunityMultiscaleAirQuality,CMAQ)是由美国环保署发展的欧拉型空气质量模式.它主要关注对流层臭氧、酸沉降、能见度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描述这些污染物在区域和城市尺度中...
杨元琴徐祥德王继志刘煜许建明
关键词:空气质量预报CMAQ
文献传递
北京大雾过程的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
张光智徐祥德杨元琴王继志卞林根
文献传递
北京及周边地区雾形成过程与大气污染特征的分析
采用国家科学技术部“973”项目北京环境大气外场科学实验(BECAPEX)获得的大气边界层探测,包括大气成分探测以及常规高空、地面和加密自动气象站(AWS)观测资料,对2001年2月北京及周边罕见大雾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对...
王继志张光智杨元琴徐祥德
文献传递
北京秋季地面臭氧的一维模式模拟研究
用一维光化学模式,基本模拟出静稳天气条件下2001年9月9日几个主要大气污染物种:O3、NO、NO2、CO以及SO2的日变化特点,并解释了影响O3及NO、NO2、CO和SO2日变化的控制因子作用。初步分析认为,地面O3对...
刘玉彻颜鹏丁国安
关键词:臭氧
文献传递
暖季中国东部气溶胶“影响显著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分析近20多年来暖季东亚区域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种气象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发现暖季TOMS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区、其与日照时数、地面气温的显著负相关区,与低云量的显著正相关区均位于华南地区,并据此将该地区称为暖季中国东部的气溶胶"影响显著区".然后对比分析了地面观测的气温、日照时数、低云量等气象要素在不同区域的变化差异,发现中国东部暖季大气气溶胶"影响显著区"内低云量增加、日照时数减少的变化特征较"影响显著区"外表现得更加显著,而"影响显著区"内地面气温的增温趋势比"影响显著区"外明显偏弱.研究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暖季华南气溶胶"影响显著区"内具有低云量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明显减少而地面气温增温趋势不明显的区域气候变化特征,且与"影响显著区"外的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可能是中国东部地区暖季气候变化存在南北差异的原因之一.
施晓晖徐祥德谢立安
关键词:暖季气候变化
十三陵“清洁区”秋季O3在地面及近地边界层垂直分布变化的探测研究
利用2001年9月7~12日北京郊区十三陵(40°17′15″N,116°12′51″E)探测资料,对 O在地面及近地边界层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十三陵地区地面和近地边界层内 O浓度平均日变化特征较为一致,...
郑向东丁国安于海青刘煜徐祥德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PM_(10)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的综合变分分析被引量:30
2007年
利用2003年10月北京地区PM10浓度流动观测资料和同期MODIS AOD(Aerosol Optical Depth)高分辨率遥感资料,采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变分订正处理方法,综合分析了北京地区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效应。动态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大部分为轻污染区,北京近郊区PM10浓度高值区沿环路呈环状分布,其中北京西南部、南部和东北部污染较严重,北京城郊街区PM10的空间分布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较大。MODIS卫星遥感资料分析表明:北京城区及近郊区AOD值较远郊区高得多,AOD空间分布场中存在虚假高值区,AOD非均匀分布特征不明显。采取点-面结合综合观测研究思路,运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综合变分分析方法,可以取得客观订正的显著效果。经地面实测PM10浓度变分订正后的AOD变分场可以较高分辨率信息描述北京地区AOD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弥补地面PM10浓度观测的缺陷。
程兴宏徐祥德陈尊裕丁国安李成才翁永辉
关键词:机动车排放PM10气溶胶光学厚度
0509号台风“麦莎”暴雨带波动北向传播特征的分析
热带气旋登陆前后,其风雨分布特征的准确监测和预警一直另人们极为关注。2005年第9号热带风暴“麦莎”于8月6日凌晨在台州玉环县与江镇间登陆后,长距离深入内陆,给所到之处带来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引起人们极大重视。是继上世纪末...
王继志杨元琴陈联寿
文献传递
EOF模型分析北京周边气溶胶影响域气候变化显著性特征
利用1979~2000年TOMS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华北地区气象站日照时数、雾日数、低云量等资料以及EOF模型综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冬季北京及周边城市群落的气溶胶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效应问题,重点探讨了北京周边区域气...
施晓晖徐祥德张胜军丁国安
关键词:城市群落气溶胶气候效应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