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17)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徐红艳蒋汉朝郭高轩刘久荣蔡向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孢粉
  • 2篇湖相
  • 2篇湖相沉积
  • 2篇更新世
  • 1篇第四纪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中更新世
  • 1篇时空演化特征
  • 1篇暖湿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波动
  • 1篇孢粉记录
  • 1篇孢粉植物群
  • 1篇末次冰消期
  • 1篇湖相沉积物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波动
  • 1篇北缘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市水文地...
  • 1篇北京市地质矿...
  • 1篇北京市地质调...

作者

  • 3篇蒋汉朝
  • 3篇徐红艳
  • 1篇袁革新
  • 1篇白友良
  • 1篇毛雪
  • 1篇郑杨琳
  • 1篇蔡向民
  • 1篇陈剑杰
  • 1篇王华伟
  • 1篇刘久荣
  • 1篇郭高轩
  • 1篇杨桂芳

传媒

  • 3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疆孔雀河北缘中更新世湖相沉积物的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文章对新疆孔雀河北缘的西大沟剖面中更新世湖相沉积物开展ESR测年和孢粉记录研究。结果显示,该剖面湖相沉积自730kaB.P.延续到360kaB.P.。这一期间,研究区为落叶阔叶林植被,林下生长灌木和草本,低洼潮湿的地方生长蕨类孢子和藻类。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栗(Castanea)、栎(Quercus)、松(Pinus)、柏(Cupressaceae)、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莎草(Cyperaceae)等,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山核桃(Carya)、枫香(Liquidambar)及枫杨(Pterocarya)等亚热带孑遗植物花粉。这与前人研究发现中更新世研究区发育大湖的认识颇为一致。具体来说,组合带A(730-640kaB.P.),C(595-505kaB.P.)和E(440-385kaB.P.)阔叶树花粉含量高,而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低; 组合带B(640-595kaB.P.),D(505-440kaB.P.)和F(385-350kaB.P.)阔叶树花粉含量低,而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高,揭示中更新世研究区气候总体上呈现冷干-暖湿的气候波动特征。这一气候变化特征和模式与甘肃白水剖面多种风化指标揭示的相应时段风化强度波动可以对比,与全球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以及海平面波动也可以对比。不过,这一气候变化规律的内部驱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白友良蒋汉朝陈剑杰袁革新郑杨琳徐红艳王华伟
关键词:中更新世孢粉湖相沉积
我国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时空演化特征初探被引量:10
2011年
为探讨我国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时空演化特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分别选取8个和6个已发表的持续时间较长和分辨率相对较高的古气候记录,对比分析了我国末次冰消期气候演化(以Younger Dryas和Bφlling/Allerφd事件为主)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所表现出的趋势和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的主要事件在我国基本均有显示。这些气候事件在北方高纬度地区比南方低纬度地区、东部低海拔地区比西部高海拔地区表现更强烈。推测末次冰消期北半球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信号来自高纬度显著温度波动。中低纬度地区这些气候事件波动减小可能与太阳辐射总量大、附近西太平洋和下垫面潜热缓冲大以及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植被盖度高等因素有关。这在探讨我国中低纬度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时应该引起重视。
毛雪蒋汉朝杨桂芳徐红艳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波动时空演化特征
北京新5孔第四纪孢粉记录及其对更新世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9
2013年
为探讨更新世我国北方植被演化特征,对北京凹陷新5孔河湖相沉积进行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过去2.3Ma尤其1.7Ma以来北京地区总体上为疏林草原一草原植被所覆盖,西部和北部的山地上生长以松(Pinus)为主的针叶树。主要孢粉类型的含量变化显示,2.3~2.1Ma期间气候温和半干旱。i.70~1.45Ma期间,北京地区冬季气温下降,导致山地针叶树增加;同时,夏季风也得到了增强,导致落叶阔叶树和喜湿草本得到发展;这表明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季节性较早期(2.3~2.1Ma)明显增强。1.45~1.05Ma期间研究区气候延续了前期气候特征,并维持相对稳定。1.05~0.94Ma期间,针叶树松属花粉含量明显降低,随后自0.94Ma开始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对中更新世过渡期及随后全球冰量增加的响应。极地冰量增加,北半球径向温度梯度变陡,导致东亚冬季风加强。另一方面,1.05~0.94Ma期间,无论是落叶阔叶树花粉含量,还是喜湿草本和蕨类孢子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显示向上减少的变化趋势,暗示东亚夏季风在1.05~0.94Ma期间总体增强随后逐步减弱的变化趋势。据此我们推测,自中更新世气候过渡期开始,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均明显增强。但伴随极地冰盖发展和全球气温下降,东亚冬季风持续增强而东亚夏季风则显示逐步减弱的变化趋势,使得我国中北部许多地区出现植被与环境短暂恢复后逐步衰退的演化趋势。自约0.5Ma开始,研究区以松为代表的针叶树花粉逐步减少,落叶阔叶树花粉含量也开始降低,反映研究区明显变干,相对喜湿的草本和木本逐步为喜干旱的蒿(Artemisia)和藜科(Chenopodiaceae)所代替。研究区这样的孢粉植物群演化模式与东亚、北太平洋乃至南半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过,中更新
郭高轩蒋汉朝蔡向民刘久荣徐红艳
关键词:孢粉第四纪湖相沉积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