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B33030-3)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曾明森刘丰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球孢白僵菌
  • 3篇白僵菌
  • 2篇象甲
  • 2篇茶丽纹象甲
  • 1篇毒力
  • 1篇多角体
  • 1篇致病力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生态调控
  • 1篇生态调控技术
  • 1篇时间-剂量-...
  • 1篇农药
  • 1篇侵染
  • 1篇无公害茶
  • 1篇无公害茶叶
  • 1篇模型分析
  • 1篇卷叶
  • 1篇卷叶蛾
  • 1篇核型多角体

机构

  • 6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曾明森
  • 4篇王庆森
  • 4篇吴光远
  • 4篇王定锋
  • 3篇刘丰静
  • 2篇李慧玲
  • 1篇张辉

传媒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茶叶科学技术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染毒方式对球孢白僵菌侵染茶卷叶蛾毒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探讨球孢白僵菌JYBb201和JYBb202菌株在4种染毒方式下对茶卷叶蛾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当孢子悬液浓度为1.0×107个.mL-1时,球孢白僵菌JYBb201和JYBb202菌株对茶卷叶蛾5龄幼虫的最终校正死亡率分别为:浸虫法85.00%和81.94%;涂抹法82.50%和76.94%;浸梢法47.50%和43.61%;喷雾法52.50%和48.61%。同时,2个菌株采用浸虫法处理茶卷叶蛾5龄幼虫僵虫率也最高,分别为67.50%和57.50%;致死速度最快,LT50分别为3.510d和3.808d。
王定锋曾明森李慧玲王庆森吴光远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茶卷叶蛾毒力
球孢白僵菌XJBb3005对茶丽纹象甲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用浸虫法测定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死亡率随着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孢子浓度为1.0×108个孢子·mL-1,处理7d后,累计死亡率达100%。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TDM)对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了拟合,所建模型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的拟合良好,并由此模型估计出了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致死剂量和致死时间。接种后第7d,LC50估计值为4.86×104孢子·mL-1,LC90估计值为4.26×106孢子·mL-1。用浓度为1.0×108、1.0×107、1.0×106、1.0×105和1.0×104个孢子·mL-1菌液处理的LT50值分别为3.97、4.45、5.01、6.49和7.87d。孢子悬液浓度为1.0×108、1.0×107和1.0×106孢子·mL-1处理时,LT90值分别为4.98、6.48和7.84d。由此表明该球孢白僵菌菌株对茶丽纹象甲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王定锋刘丰静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茶丽纹象甲致病力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茶园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模式与实施方案制订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依据生态调控理念和示范推广经验制订了"主动预防、温和调控和高效应急"为内容的生态调控技术模式,据此制订了程式化的生态调控实施方案,为生产基地制订生态调控实施年历提供参考。
曾明森王庆森刘丰静
关键词:生态调控
茶尺蠖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茶尺蠖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分布于我国各茶区,经常在局部茶园暴发成灾,对茶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茶尺蠖病毒是控制茶尺蠖自然种群消长的重要因子,主要包括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本文综述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生物学特性、扩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重组NPV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为更好的利用病毒防治茶尺蠖提供参考。
王定锋王庆森吴光远
关键词:茶尺蠖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无公害茶叶生产用药名录制订参考
2013年
本文依据国家农药使用法规、有关茶叶标准以及欧盟日本的茶叶农残限量要求,整理出国内所有涉茶农药的禁用品种、可用品种及其使用规范,为制订茶园用药计划提供参考。
曾明森
关键词:无公害茶叶农药
球孢白僵菌不同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及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杀虫活性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测定了从球孢白僵菌侵染的茶丽纹象甲虫尸上分离的8个分离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杀虫活性,旨在筛选出感染该虫的高致病力菌株。结果表明:在萨氏培养基(SDAY)上,8个分离株从菌落形态上可分为菌丝型和孢子型两类。其中,菌丝型菌株XJBb3001和XJBb3007生长速率最快,但菌丝徒长,未见明显产孢现象;菌株XJBb3005产孢量最大,为2.47×107个.mL-1,且都与其他菌株产孢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各菌株在孢子萌发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浸虫法用1.0×107个.mL-1的孢子溶液处理茶丽纹象甲成虫后,菌株XJBb3005表现出最强的杀虫活性,第7d校正死亡率为100%,LT50仅为3.46d,LT90为5.45d,僵虫率达93.75%。
王定锋曾明森王庆森刘丰静吴光远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茶丽纹象甲分离株杀虫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