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43609011)

作品数:22 被引量:84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沛巩腾冯世庆郑永发江汉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颈椎
  • 9篇脊髓
  • 5篇颈椎病
  • 5篇脊髓损伤
  • 4篇术后
  • 4篇后路
  • 4篇骨折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骨化
  • 3篇髓型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弓根钉
  • 3篇椎弓根钉棒
  • 3篇纵韧带
  • 3篇颈脊髓
  • 3篇颈椎后
  • 3篇颈椎后纵韧带
  • 3篇颈椎后纵韧带...
  • 3篇后路减压

机构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医院
  • 5篇天津市人民医...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王沛
  • 11篇巩腾
  • 7篇冯世庆
  • 5篇孙振辉
  • 5篇杜文君
  • 5篇郑永发
  • 5篇江汉
  • 4篇马信龙
  • 3篇夏群
  • 3篇田铮巍
  • 3篇王景贵
  • 3篇苏学涛
  • 2篇李志强
  • 2篇常德勇
  • 2篇阚世廉
  • 1篇刘涛
  • 1篇郭乾臣
  • 1篇荣兵
  • 1篇孙娟
  • 1篇李晖

传媒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天津医药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SM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天津医院因颈椎管狭窄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患者344例,其中出现32例PAP患者,平均随访3年以上,根据PAP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2~5个月较快和6~16个月内较慢恢复组,比较PAP两组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增长率、末次随访较首发PAP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矫正值,术后即刻较术前颈椎屈伸度、曲度和椎管矢径矫正值,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矢径、颈椎屈伸度和术后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32例PAP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其中21例PAP术后2.8~4.8个月缓解,11例PAP术后6.9~15.5个月恢复,PAP较快改善组骨槽融合率高于较慢恢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门轴侧骨槽融合率系预测PAP病程长短的危险因素(OR=4.9619,P=0.0465)。结论门轴侧骨槽愈合率显著提高并获尽早确切融合,有助于缩短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恢复进程。
巩腾巩腾苏学涛夏群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持续时间
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段脊柱脊髓损伤被引量:2
2006年
杜文君孙振辉江汉田铮巍王沛马信龙郑永发
关键词:脊髓损伤内固定器
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防御保护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随交通运输的高速化、体育运动的极限化及频发的暴力意外伤害,脊髓损伤(SCI)的发生呈现:高致残率、低死亡率、治疗耗费高等特点,并业已成为全球性医疗棘手问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脏分泌用以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激素之一,
巩腾冯世庆王沛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脊髓损伤防御糖蛋白激素交通运输体育运动
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央管型颈脊髓损伤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前、中柱完整的中央管型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颈椎前、中柱完整的中央管型脊髓损伤患者98例,其中42例采用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余5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记录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并对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24个月时AM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7年(平均28个月)。手术组随访39例,失访3例,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死亡患者;非手术治疗组随访36例,失访20例,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2例。手术组患者治疗后脊髓功能显著改善,并发症少,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央管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减少并发症,能够彻底解除颈髓压迫,稳定颈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杜文君孙振辉江汉田铮巍王沛马信龙郑永发
关键词:减压术
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脊髓功能改善及患者预后状况的观察,探讨术后并发症及“弓弦效应”产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经前路减压并获随访的56例和后路减压后获得随访的62例患者,随访时间均在24个月以上,于术前、术后3个月(早期)及24个月以上(中期)行脊髓功能JOA评分、体感诱发电位和颈椎主动活动度检查,对比两组减压术后早、中期疗效。结果获得随访的118例患者,前路手术56例中优14例(25%),良29例(51.79%),可10例(17.86%),差3例(5.36%);后路手术62例中优23例(37.10%),良31例(50%),可7例(11.29%),差1例(1.61%)。前、后路减压术后不同时间JOA评分改善率与SEP波幅、潜伏期变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减压术后颈椎各向主动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前路组7例和后路组13例,经保守治疗后逐渐缓解。结论(1)仅以“C5神经根麻痹”概念解释上述术后不适症状较牵强,应系术中脊髓内组织受损所致;(2)后路椎板减压因直接扩大椎管容积及产生“弓弦效应”,较前路手术同期脊髓功能恢复效果更显著;(3)后路术后颈椎主动活动度较一般人群有轻微减小,前路组主动活动度又较后路组有一定程度地下降。
巩腾王沛
关键词:颈椎脊髓压迫症病例对照研究
某医院门诊2018-2019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某院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8-2019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品排序比(B/A)以及各主要科室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8-2019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品种稳定,药品销售金额和构成比稳定增长。主要分布在脑系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精神科。艾司唑仑片、佐匹克隆胶囊、氯硝西泮片用量排名前三位,佐匹克隆胶囊、酒石酸唑吡坦片、艾司唑仑片销售金额及DDDs位于前三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C基本保持稳定,盐酸曲马多胶囊DDC最大,艾司唑仑片DDC最小。佐匹克隆胶囊、劳拉西泮片、盐酸曲马多胶囊氯硝西泮片B/A接近于1,艾司唑仑片B/A最大,酒石酸唑吡坦片B/A最小。结论该院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刘德福王蕾杨波桂皓辉
关键词: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颈椎管狭窄椎板切除术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方法经全椎板切除减压患者总计158例(减压范围均在3个节段以上),发生术后并发症而经再次前路手术或保守治疗者16例(A组)与未发生并发症者142例(B组),皆于手术前、后行脊髓功能JOA评分及体感神经诱发电位检查,随访时间2~5年。结果A组患者于首次后路减压3个月后其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通路损害症状逐渐缓解,A组和B组患者间的脊髓JOA评分改善程度、体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和潜伏期变动率在术前及术后2年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仅在术后3个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后路手术后并发症系术中颈脊髓继发损伤致炎性反应加重,发生短暂脊髓组织可逆性再灌注损伤所致,经适当治疗可基本恢复;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与弓弦效应不呈正相关,而术后并发症发生却与其有一定关联。
巩腾王沛冯世庆
关键词:JOA评分再灌注损伤
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综合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综合治疗组和单纯针灸对照组,综合治疗组患者予以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NDI指数、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指标、颈椎活动度、疗程结束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12 d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VAS评分及N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颈椎活动度指标升高(P<0.05),与单纯针灸对照组相比,综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颈椎活动度较高(P<0.05)。结论:常规针灸疗法与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疗效,但是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更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能有效减少临床复发率。
王大力荣兵
关键词:腹部推拿针灸神经根型颈椎病
后路经皮腰-髂钉棒固定在Denis Ⅱ型骶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前路板钉联合后路经皮腰.髂钉棒固定治疗累及单侧骶骨DenisⅡ区旋转垂直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9例累及骶骨Denis II型合并Tile C1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均采用前路板钉联合后路经皮腰.髂钉棒内固定治疗,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2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36项健康调查简表、改良RDQ问卷评分、Oswestry残疾障碍指数、Gibbons评分、Majeed评分、骶椎后凸角、矢状面垂直轴线偏移、冠状面垂直轴线偏移、骨盆投射角、骨盆倾斜度、腰椎前凸度、患处垂直移位距离、双下肢长度差异以评估神经功能改善、复位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上述观测临床指标和放射学参数术后2年与术前比较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Majeed评分:优13例,良4例,可2例;术后Tometta/Matto法评价患处骨折复位效果:优12例,良6例,可1例。术后无手术切口感染坏死、血管神经副损伤、内固定失败、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仅1例患者行骶管或骶孔减压松解术。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恢复至伤前同一强度工作(按照Mohammad标准),神经功能提高,影像学复位和临床疗效恢复满意。结论一期前路重建钛板系统和后路经皮腰一髂钉棒固定治疗累及单侧骶骨Denis II型合并Tile C1型骨盆骨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有效术式。
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
关键词:骶骨骨折
椎管成形辅助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术后轴性痛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不稳和术中不同内固定对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后并发轴性痛(PAP)特征和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4月武警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医院脊柱外科106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4例;年龄51~68岁,平均58.7岁;均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按照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否,分为颈椎不稳组(36例)和颈椎稳定组(70例);再按照辅助内固定装置类型,将颈椎不稳组36例分为连续节段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组(14例)和椎弓根钉棒固定组(22例),颈椎稳定组70例分为椎弓根钉棒固定组(17例)和微型钛板固定(5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PAP发生率,以及组内实施不同内固定术式的两亚组间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PAP发生率、首发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术后颈椎不稳组PAP发生率高于颈椎稳定组,两组分别为27.78%(10/36)和11.4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5).颈椎稳定组患者,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P〈0.05);椎弓根置钉术后PAP持续时间短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0,P〈0.05);两亚组PAP发生率、首发时间和严重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颈椎不稳组患者,椎弓根固定组术后PAP发生率低于微型钛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1,P〈0.05);两亚组PAP首发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前颈椎不稳患者更易继发PAP,其辅助椎弓根较微型钛板固定者可在一定程度减少PAP发生率.术前颈椎稳定患者行颈�
巩腾巩腾夏群王景贵
关键词:颈椎不稳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