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2122)

作品数:58 被引量:305H指数:10
相关作者:聂生东王远军龚敬王丽嘉周小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泰山医学院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8篇图像
  • 18篇磁共振
  • 10篇成像
  • 8篇结节
  • 8篇肺结节
  • 8篇CT图像
  • 7篇核磁
  • 7篇核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计算机
  • 6篇二维反演
  • 6篇反演
  • 6篇NMR
  • 5篇低场核磁
  • 5篇医学图像
  • 5篇小波
  • 5篇计算机辅助检...
  • 4篇低场核磁共振
  • 4篇图像处理
  • 4篇聚类

机构

  • 58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市肺科医...
  • 3篇泰山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莱芜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57篇聂生东
  • 21篇王远军
  • 11篇龚敬
  • 7篇王丽嘉
  • 6篇周小龙
  • 5篇苏冠群
  • 4篇陈兆学
  • 4篇李翠芳
  • 4篇王晓飞
  • 3篇鲁雯
  • 3篇孙希文
  • 2篇宋佳
  • 2篇张仁杰
  • 2篇王艳
  • 2篇季冰
  • 2篇李新军
  • 2篇任彦华
  • 1篇陈增爱
  • 1篇魏珑
  • 1篇许建荣

传媒

  • 24篇中国医学物理...
  • 7篇波谱学杂志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3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锥形束CT与螺旋CT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随着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精确度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共同发展,实现在线纠正治疗误差在医学图像帮助下完成放疗是现今临床研究的热点。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就是在这样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放疗模式。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阐述在现今临床普遍采用的锥形束CT与螺旋CT的图像配准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与重要性。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肿瘤放射治疗图像配准理论,发现最新研究热点、阐述最新研究不足,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打下基础。方法:本文通过阐述基本医学图像配准理论,结合具体图像配准算法,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用于锥形束CT与螺旋CT图像配准的模式,从而获得更加快速准确的配准结果,改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效率。本文查阅了近几年计算机软件图像处理的大量文献,同时结合查阅大量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文献,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理论实践,综合阐述了一套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图像配准系统。结果:锥形束CT与螺旋CT的图像配准,在临床应用上多使用刚性图像配准,其有速度快便于计算的优势。但涉及到患者整体体位配准情况下,弹性图像配准在配准准确度上具有明显优势,需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发展想结合选择合适的配准算法。结论:随着肿瘤放射治疗中图像引导技术的应用,螺旋CT定位图像与锥形束CT治疗图像的配准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关键技术,如何准确而且快速的获取配准结果成了精确放射治疗关注的焦点。螺旋CT定位图像与锥形束CT治疗图像的精确配准是精确放射治疗的前提,并在提高肿瘤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从而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本文主要综述了应用于精确放射治疗中�
沈奕晨聂生东
关键词:锥形束CT螺旋CT图像配准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改进的Brain Extraction Tool算法及其在脑实质分割中的应用
2016年
BET(Brain Extraction Tool)算法是一种常用的从磁共振(MRI)脑图像中分割脑实质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发现,BET算法对正常脑实质的分割精度较高,但对有病灶的脑实质分割精度较差。根据BET算法存在的问题,改进原BET算法中不合理的u_3,简化了计算繁琐的u_2,并将其应用于分割MRI图像中的脑实质。首先:选择序列图像中间层,对其应用两次改进后的BET算法获得精确分割结果;然后:将获得的边界向其中心缩小一定比例后作为与其相邻层的初始边界再次应用修改后的算法获得该层精确边界;最后,不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层分割结束。改进后的算法对脑部图像分割结果与人工分割结果的重叠率达到92.92%,而使用FSL中提供的BET工具的分割结果与人工分割结果的重叠率为88.94%。改进后的算法相比原BET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分割MRI图像中的脑实质。
王晓飞聂生东王远军
关键词:磁共振图像脑实质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被引量:6
2012年
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候选)和上海理工大学医学影像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医学图像处理的课程建设对培养合格的医学影像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医学影像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就如何进行医学图像处理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层思考,并提出了比较详细和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在本文中,我们从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课程网站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规划等方面对我们在医学图像处里课程建设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从我们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及工作过程中的调研来看,当前医学影像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从实践过程中探讨这一专业的成熟建设方法和内容将会很好的推动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并使之与社会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起来。
王远军聂生东
关键词:医学图像处理重点课程建设课程规划
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而锥形束CT既是一种全新的CT成像技术,又是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锥形束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并对锥形束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王为聂生东吴国华
基于噪声拟合的核磁共振二维谱反演新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现有二维反演算法对噪声敏感或过度依赖于对噪声的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拟合的核磁共振二维谱反演新方法。首先,使用小波滤波进行噪声提取;然后将噪声分布按照高斯白噪声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获取噪声方差;最后依据制定的新的停机准则和进化算法进行拟合,拟合残差与估计的噪声水平相当或最接近时,迭代停止并得到二维谱。通过使用该算法对不同信噪比的仿真数据和多组实验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该算法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这种新的反演算法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不同信噪比数据的反演要求,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周小龙聂生东王远军张英力杨培强
关键词:核磁共振二维反演
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神经网络技术是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原理而构成的一种新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疾病预报、方剂配伍等医学领域。近年来,在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领域,神经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神经网络技术在医学图像分割、医学图像配准以及基于医学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和算法。
李清梦聂生东
关键词:神经网络技术医学图像分割医学图像配准
结合灰度直方图和细胞自动机的多模态MRI脑胶质瘤分割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解决脑胶质瘤边界模糊、复杂而导致的分割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灰度直方图(GLH)与改进细胞自动机相结合的脑胶质瘤分割算法。首先,对脑胶质瘤的T2加权图像和液体衰减反转(FLAIR)图像进行融合;然后,利用灰度直方图特性增强脑胶质瘤区域;最后,以加权距离为特征向量用改进的细胞自动机进行分割,并得到脑胶质瘤各组织分割结果。在20组BraTS2015(brain tumor segmentation)数据库数据和10组临床脑胶质瘤数据上进行分割实验,整个肿瘤区域及核心肿瘤区域的平均分割准确率分别达到90. 76%和89. 73%。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对比方法,所提算法不仅能更好地分割出对比度明显的胶质瘤区域,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糊胶质瘤区域分割不准确的问题。该算法在保持不增加算法复杂度的同时,亦提高了算法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衣斐龚敬段辉宏苏冠群田海龙聂生东
关键词:脑胶质瘤图像融合灰度直方图细胞自动机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医学图像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其应用领域广泛。为了更直观的掌握人体内部信息,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仍需继续发展。方法: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结果:主要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体绘制加速技术、结合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的思路及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上的最新应用,并对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论:研究表明,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也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常旖旎鲁雯聂生东
关键词: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
一种非实质性肺结节分割的新方法
2011年
本文提出一种分割非实质性肺结节的新方法。首先通过阈值操作去除高亮的实质部分;其次根据模糊数学建立非实质性肺结节的模糊隶属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各体素对非实质性肺结节的隶属度,以此为特征向量进行体素分类;然后基于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进行血管增强,通过阈值去除血管;最后通过三维连通域标记获取非实质性肺结节。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将非实质性肺结节分割出来,分割效果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本文方法可作为分割非实质性肺结节的工具。
宋佳李翠芳孙希文聂生东
基于改进非局部均值的CPMG信号去噪算法
2015年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测时,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微弱且信噪比低,真实的信号容易淹没在背景噪声中,严重影响到后续的反演等操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CPMG(Carr Purcell Meiboom Gill)回波信号进行降噪的方法.首先,对算法中至关重要的参数选择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Stein无偏风险估计的自适应参数选取方法;然后,根据回波信号的特性对算法进行改进,即利用信号点数据方差的不同,自适应地求取各点进行非局部均值滤波时的相似窗宽度;最后,求取利用最优参数进行降噪后的CPMG回波信号.对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的反演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滤波效果,能够获得较优的反演谱.
赵彬周小龙张英力杨培强聂生东
关键词:非局部均值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