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DM003)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姚庆祯于立霞于志刚陈洪涛田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大辽河
  • 3篇大辽河口
  • 2篇表层沉积物
  • 2篇沉积物
  • 1篇盐度
  • 1篇营养盐
  • 1篇有机碳
  • 1篇溶解态
  • 1篇溶解态重金属
  • 1篇通量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颗粒态
  • 1篇颗粒态磷
  • 1篇痕量
  • 1篇痕量元素
  • 1篇赋存形态
  • 1篇北黄海
  • 1篇SPM
  • 1篇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山东出入境检...

作者

  • 5篇姚庆祯
  • 3篇于立霞
  • 2篇简慧敏
  • 2篇陈洪涛
  • 2篇田琳
  • 2篇于志刚
  • 1篇杜俊涛
  • 1篇王小静
  • 1篇张帅
  • 1篇孟佳
  • 1篇于子洋
  • 1篇张晋华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季节辽河口营养盐的河口混合行为被引量:16
2014年
分别于2010年4、7、11月对大辽河口水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测定了水体中各形态营养盐的浓度.结果表明,各形态氮、磷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PO3-4-P、DOP、DTP和TP平均含量的季节分布相似:均为4月最高,11月次之,7月最低;而PP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11、4、7月.NO-3-N、NO-2-N的含量为7月最高,4月最低;NH+4-N、DON、PN的含量为4月最高,7月最低.4月NH+4-N为TN的主要存在形态,而7、11月NO-3-N为N的主要存在形态.NO-3-N、DIN、TN在3个季节的河口混合过程中均呈保守性;而NO-2-N、NH+4-N、DON在4、11月也是保守性的,但在7月为非保守性,在河口内部存在添加源.3个季节大辽河口水域的硅酸盐均呈现保守行为,11月平均含量最高,4月最低.
张晋华于立霞姚庆祯田琳
关键词:大辽河口营养盐SPM
大辽河口溶解态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分别于2009年7月和2010年4月在大辽河口采集表层水样,测定了水体中溶解态Cu、Pb、Zn、Cd和Cr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除2010年4月Cu,及个别站位Pb、Zn含量较高外,表层水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0年4月表层水中Cu、Pb、Zn、Cr的浓度大于2009年7月,2航次Cu、Cd、Cr的含量由河向海呈逐渐上升趋势,2010年4月Pb、Zn的含量表现为河口段高于口外海滨。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主要受径流量、潮汐作用以及风浪扰动的影响。
王小静张帅简慧敏姚庆祯于立霞
关键词:大辽河口重金属盐度
大辽河口痕量元素砷的河口混合行为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大辽河口痕量元素砷的河口混合行为.分别于2010年4、7、11月从大辽河口采集20个站位,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溶解态砷的含量,目的是探讨大辽河口砷的来源及其分布的影响因素.大辽河口4、7、11月砷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8~44.1、1.19~14.6、1.27~12.4μg.L-1;4月含量最高,7月次之,11月最低.不同季节其行为差别很大,7月其行为是保守的;4、11月在整个盐度范围其行为是非保守的,但在盐度1~30、10~30之间是保守的.不同季节河流砷的输送通量差异不大,4月起通量主要受砷浓度控制,11月主要由流量控制,7月由两者共同控制.7月河口通量主要来自于河流的输送,4、11月则主要来自河口内部.同世界上其他河口相比,大辽河口砷的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简慧敏姚庆祯于立霞田琳
关键词:大辽河口通量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于2009年4月在黄河口湿地采集表层沉积物,利用改进后的SEDEX方法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变化范围为12.12-25.37tzmol·g^-1,平均值为20.70μmol·g^-1,其中自生磷灰石磷和碎屑磷灰石磷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式.中值粒径与各形态磷含量密切相关,弱吸附态磷、自生磷灰石磷、活性有机磷含量与中值粒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碎屑磷灰石磷含量与中值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影响各形态磷在沉积物中含量,弱吸附态磷、活性有机磷、自生磷灰石磷含量均随TOC含量增加而升高.包括弱吸附态磷、活性有机磷和铁结合态磷在内的生物可利用磷含量变化为1.15-6.74μmol·g^-1,平均值为4.27μmol·g^-1,占总磷的摩尔分数为6.35%-30.4%.
于子洋杜俊涛姚庆祯陈洪涛于志刚
关键词:沉积物有机碳
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颗粒态磷的形态分布被引量:8
2012年
于2007年10月乘东方红2号科考船在北黄海采集表层沉积物,应用改进的SEDEX法对表层沉积物中的可交换态磷、有机磷、铁结合态磷、自生磷灰石磷、碎屑磷和难分解有机磷等6种颗粒态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碎屑磷和自生磷灰石磷是总颗粒态磷的主要组分,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7~122.5μg.g-1和5.7~176.2μg.g-1,分别占总颗粒态磷的质量分数为17.0%~56.9%和10.2%~49.8%.弱吸附态磷、可提取态有机磷、铁结合态磷、难分解有机磷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5~43.9、4.1~41.4、2.3~26.7、6.0~33.6μg.g-1.碎屑磷和自生磷灰石磷含量之和占据了总颗粒态磷的大部分,表明总磷以自然来源磷为主;铁结合态磷含量较低,表明北黄海受人为输入引起的污染程度较轻;可提取态有机磷与难分解有机磷之和占总颗粒态磷的质量分数很低,表明颗粒态磷中有机态含量较低,主要以无机态的形式为主;生物可利用磷即弱吸附态磷、可提取态有机磷、铁结合态磷之和,占总颗粒态磷的质量分数为6.7%~33.2%,表明调查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较低.
孟佳姚庆祯陈洪涛于志刚
关键词:北黄海颗粒态磷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