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1FYY005)
作品数:
2
被引量:8
H指数:2
相关作者:
谢世坚
黄兴运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广西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语言文字
主题
1篇
修辞
1篇
隐喻
1篇
英汉
1篇
英汉对比
1篇
英汉语
1篇
认知视阈
1篇
莎士比亚
1篇
识解
1篇
哈姆雷特
1篇
汉语
1篇
概念化
1篇
概念隐喻
1篇
《哈姆雷特》
机构
2篇
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黄兴运
2篇
谢世坚
传媒
1篇
西安外国语大...
1篇
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1篇
2015
1篇
2013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英汉语“风”概念隐喻的体验认知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风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在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抽象概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丰富语料,本文从体验认知角度对英汉语风概念隐喻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风概念隐喻的投射及其语义引申均以人们对风的特征的体验感知为基础,表现出一种"现实—认知—语言"的发展规律;2)风概念的隐喻投射范围扩展到人类行为和社会评价等概念域上;3)相比之下,英汉语风概念的隐喻投射同异相当,反映出人类对事物进行概念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多向性。
黄兴运
谢世坚
关键词:
概念化
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认知视阈下《哈姆雷特》的修辞识解
被引量:3
2015年
修辞既是独特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认知思维加工的结果。以认知为视角,系统归纳分析《哈姆雷特》的修辞运用。研究发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大量运用隐喻、双关、排比等修辞,并通过这种"银盘"般的修辞和"金桔"般的用语营造出一种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氛围。识解这些修辞不仅能深入了解莎剧的语言艺术及思想内涵,对于探寻莎翁在修辞建构中的认知思维更有重要意义。
黄兴运
谢世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修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