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041)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张丰菊宋彦铮陶俊刘院斌欧阳博文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转基因
  • 4篇基因
  • 3篇转基因小鼠
  • 3篇小鼠
  • 3篇硫酸角质素
  • 3篇近视
  • 3篇角膜
  • 3篇角质
  • 3篇巩膜
  • 3篇LUMICA...
  • 2篇蛋白
  • 2篇视网膜
  • 2篇退行性
  • 2篇网膜
  • 2篇细胞
  • 2篇胶原
  • 2篇胶原交联
  • 2篇核黄素
  • 2篇恒河猴
  • 2篇病理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丰菊
  • 4篇宋彦铮
  • 3篇陶俊
  • 2篇刘院斌
  • 2篇欧阳博文
  • 1篇赵燕燕
  • 1篇马玲
  • 1篇于艳秋
  • 1篇张淼

传媒

  • 6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突变Lumican转基因小鼠角膜组织中小分子亮氨酸蛋白聚糖成员表达改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人突变Lumican转基因小鼠角膜组织中小分子亮氨酸蛋白聚糖(SLRP)成员mRNA水平表达变化。方法实验研究。选取10只(雌雄各5只)人突变Lumican转基因小鼠作为实验组,选取10只(雌雄各5只)同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转基因小鼠Lumican基因突变位点为cDNA569T>C,使第199位氨基酸由亮氨酸突变为脯氨酸(L99P)。8周龄时脱颈法处死入组小鼠,摘取双侧眼球后获得双眼角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小鼠角膜组织中Lumican、Decorin、Biglycan、Keratocan、Fibromodulin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对两组小鼠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以倍数变化法表示。结果实验组转基因小鼠角膜组织中Lumican基因mRNA表达升高,是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的1.497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P<0.05)。实验组小鼠角膜组织中Keratocan基因mRNA表达降低,是对照组的0.323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94,P<0.05)。实验组中Decorin基因mRNA表达降低,是对照组的0.648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98,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Biglycan基因mRNA表达降低,是对照组的0.522倍(t=-7.74,P<0.05),Fibromodulin基因mRNA表达升高,是对照组的1.193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5)。结论人突变Lumican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小鼠相比,角膜组织中SLRP成员mRNA水平表达发生改变,提示Lumican基因突变(cDNA569T>C)可能导致该基因结构破坏,调控角膜组织中其他SLRP成员基因表达的功能受损。此外,该基因位点的突变导致Lumican核心蛋白中第199位氨基酸由亮氨酸突变为脯氨酸(L199P),提示Lumican基因突变可能阻碍了Lumican与胶原蛋白分子结合,进而影响了SLRP成员的表达。
来凌波宋彦铮张丰菊
关键词:小鼠转基因角膜
病理性近视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病理性近视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是导致低视力及致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病理性近视的发病原因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目前,关于病理性近视候选基因位点的研究以及近视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都已日趋成熟,但将二者相结合,针对其致病过程中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由此,建立针对可疑致病基因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并加以环境因素诱导近视,可能是研究病理性近视发病机制的新思路。文中就病理性近视相关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孙明甡张丰菊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
Lumican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眼球生物学参数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的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比较人Lumican基因突变与形觉剥夺对小鼠眼轴、屈光度数及巩膜发育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由50只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鼠(10日龄)中随机选取34只,以及46只同日龄野生C57BL/6J小鼠中随机选取32只,以眼睑缝合法建立单眼形觉剥夺模型,其余转基因小鼠(16只)及野生鼠(14只)不作处理.依据眼别将其分为6组:转基因小鼠未处理组(A组,16只,32只眼);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眼组(B组,34只,34只眼);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对侧眼组(C组,34只,34只眼);野生小鼠未处理组(D组,14只,28只眼);野生小鼠形觉剥夺眼组(E组,32只,32只眼);野生小鼠形觉剥夺对侧眼组(F组,32只,32只眼).各组小鼠8周龄(56日龄)时经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行检影验光,测量双眼屈光度数,并以等效球镜度数表示.脱颈法处死小鼠后摘取眼球组织,行离体眼轴测量,后分离巩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于RNA水平上检测各组样本巩膜组织中Lumican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联合LSD检验比较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小鼠中形觉剥夺眼、对侧眼和未处理眼的基因水平表达量、屈光度及眼轴结果,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小鼠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巩膜组织中Lumican基因表达量在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眼中表达增加,较对侧眼及未处理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262;P<0.05);转基因小鼠形觉剥夺眼、对侧眼较野生小鼠相应眼表达也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2,2.218;P<0.05).形觉剥夺46 d后,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小鼠形觉剥夺眼屈光度分别为(-0.38±1.10)和(0.14±1.26)D,相对于对侧眼及未处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25,10.067;P<0.01);平均眼轴长度分别为(3.28±0.07)和(3.24±0.09) mm,
孙明甡宋彦铮张丰菊陶俊刘院斌
关键词:硫酸角质素视觉障碍
紫外线A-核黄素角巩膜胶原交联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近年来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术在眼科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临床及基础研究数据显示其可显著提高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临床用于治疗圆锥角膜、角膜扩张性病变、角膜溃疡等疾病,而进一步的研究是利用其增强巩膜的生物力学强度,从而找到防控进行性近视眼的新方法。本文以紫外线A-核黄素角巩膜胶原交联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重点,对角巩膜胶原交联术的应用前景、争论焦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开展治疗提供参考。
孙明甡张丰菊
关键词:核黄素紫外线胶原角膜
近视眼相关Lumican基因突变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中bFGF和TGF-β2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Lumican基因突变(c.596T>C)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HSF)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影响,明确该突变在近视眼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HSF。取3~5代细胞转导病毒,转导突变型Lumican(c.596T>C)腺病毒的HSF为突变组、转导野生型Lumican腺病毒的HSF为野生组、转导缺陷型腺病毒的HSF为阴性对照组,未转导病毒的HSF为空白对照组。每组重复3次。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各组细胞Lumican、bFGF、TGF-β2基因的表达水平。对比相同时间各组间的基因相对表达差异,差异以倍数变化法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联合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变组和野生组的Lumican基因表达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03.146和398.646倍,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1,-21.729;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9,P>0.05)。突变组的bFGF基因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组的2.812倍,TGF-β2基因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组的2.346倍,均高于野生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1,-4.851;P<0.05),野生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mican基因突变(c.596T>C)使HSF中bFGF和TGF-β2的表达增加,提示Lumican基因突变(c.596T>C)可能通过调控bFGF和TGF-β2的表达改变巩膜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代谢,从而参与近视眼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巩膜重塑。
吕晓彤宋彦铮张丰菊
关键词:巩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转化生长因子Β2
胶原交联加强巩膜组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胶原交联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已经得到不断发展。其能够显著加强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的作用已被充分肯定,巩膜胶原交联可阻止进展性近视的发展,已成为眼科医生的关注热点。现总结蓝光核黄素交联与传统的紫外线核黄素交联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蓝光核黄素交联方法可能取代紫外线核黄素交联方法成为治疗进展性近视的趋势。
张淼张丰菊
关键词:胶原交联核黄素蓝光巩膜
三岁龄恒河猴眼球生物学参数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通过对3岁龄恒河猴的角膜、视网膜、屈光参数、眼压(IOP)、视觉电生理5个方面的眼球参数进行测量,获取该年龄段恒河猴眼球相关参数值.方法 描述性研究.选择3岁龄恒河猴8只作为实验对象.使用回弹氏眼压计、带状光检影镜、A型超声测厚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觉电生理仪检测猴眼IOP、等效球镜度(SE)、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长度(VCD)、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小凹处以及距黄斑中心小凹鼻、颞侧各500、1000、1500μm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生物学参数.对所有眼部参数左右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黄斑中心小凹处与鼻、颞侧各部位脉络膜厚度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3岁龄恒河猴的IOP为(16.9±3.1)mmHg,SE为(+0.6±1.0)D,ACD为(3.4±0.4)mm,LT为(3.8±0.2)mm,VCD为(12.3±0.5)mm,AL为(19.5±0.6)mm,CCT为(537.6±50.8)μm,黄斑中心小凹处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06.8±16.0)μm,黄斑中心小凹处脉络膜平均厚度为(186.6±17.2)μm,脉络膜各部位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966,P〈0.001),进一步进行Bonferroni检验,黄斑中心小凹处脉络膜厚度与鼻、颞侧各部位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适应视杆细胞反应b波振幅(170.3±41.7)μV,暗适应最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195.4±37.4)μV、b波振幅(373.0±70.1)μV,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a波振幅(26.1±6.6)μV、b波振幅(105.4±35.7)μV.左右眼各生物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获取了完整可靠的 3 岁龄恒河猴眼部生物学参数,为恒河猴眼部疾病模型的制作奠定基础.
欧阳博文孙明甡王萌萌张丰菊
关键词:恒河猴眼压视网膜脉络膜视觉电生理
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小鼠屈光变化特点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小鼠生后不同时间屈光状态及其变化特征。方法实验研究。54只(雄性27只,雌性27只)人突变Lumican基因(cDNA 596T〉C)转基因小鼠,于生后3、4、5、6、8、10、12、16、20周共9个时间点分别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6只(雄性3只,雌性3只)转基因小鼠,快速散大瞳孔后检影验光测量屈光度数。对比相同时间点转基因小鼠双眼间及雌雄性别间的屈光度数,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时间点转基因小鼠屈光度数的比较采用非参数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组间屈光度数比较采用非参数两个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同周龄组转基因小鼠双眼间比较屈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0周转基因小鼠右左眼屈光度均值分别是(1.50±0.45)和(1.25±0.42)D,(t=-0.889,P〉0.05),第3周转基因小鼠右左眼屈光度均值分别是(-2.50±2.59)和(-2.50±4.32)D,(t=0.000,P〉0.05);同周龄组不同性别转基因小鼠眼间比较屈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周转基因小鼠雌雄性别眼屈光度均值分别是(-0.5±3.83)和(-4.17±1.94)D,(t=2.079,P〉0.05),第12周转基因小鼠雌雄性别眼屈光度均值分别是(1.50±0.84)和(1.50±1.87)D(t=0.000,P〉0.05);不同周龄组转基因小鼠屈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910,P0.001)。结论人突变Lumican基因转基因小鼠出生后3周时为近视,随时间增加向远视发展,第6周远视屈光度数达到最大,8~20周时远视屈光度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中华眼科杂志,2015,51:527-531)
陶俊宋彦铮张丰菊孙明甡刘院斌
关键词:硫酸角质素
病理性近视和层粘连蛋白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4年
病理性近视家系的致病基因之一LAMA1基因与层粘连蛋白有关,LAMA1基因编码层粘连蛋白的ɑ1链,其在维系层粘连蛋白结构和功能上起主要作用,层粘连蛋白在眼球巩膜中的表达与病理性近视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病理性近视和层粘连蛋白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陶俊张丰菊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
人Lumican基因转基因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携带突变位点(cDNA596T〉C)的人Lumican(LUM)基因的转基因鼠模型。方法实验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工合成的LUM基因第二外显子596位碱基T替换为C,再克隆到质粒pRP.Des3d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RP.EX3d—EFlA〉LUM/flag〉IRES/hrGFP质粒载体;然后用显微注射法将其转至BDFl小鼠受精卵雄原核中,存活的受精卵再移入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假孕雌鼠输卵管内,得到可表达LUM基因的F0代转基因小鼠C57一TgN(LUM)CCMU。经PCR、免疫印迹杂交法分析子代鼠中基因整合及表达的情况。结果得到31只新生仔鼠,PCR检测有6只LUM阳性转基因鼠,免疫印迹杂交法证明转基因阳性鼠转入的目的基因片段确实合成了相应蛋白质。稳定遗传3代,共获得128只仔鼠,经PCR检测其中有68只为LUM阳性,阳性率达53.13%。结论携带突变位点(cDNA596T〉C)的LUM基因的转基因鼠模型构建成功,为进一步探索LUM基因突变对病理性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
宋彦铮赵燕燕张丰菊于艳秋马玲
关键词:硫酸角质素转基因动物近视退行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