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116)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庄恒恺祁开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信仰
  • 4篇民间信仰
  • 2篇科举
  • 1篇制度化
  • 1篇奢侈
  • 1篇神崇拜
  • 1篇士风
  • 1篇士人
  • 1篇士人群体
  • 1篇士子
  • 1篇世俗
  • 1篇世俗化
  • 1篇俗化
  • 1篇唐末
  • 1篇唐末五代
  • 1篇唐宋
  • 1篇女史
  • 1篇美德故事
  • 1篇闽台
  • 1篇故事

机构

  • 7篇福建工程学院

作者

  • 6篇庄恒恺
  • 1篇祁开龙

传媒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省社会主...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教育与考试

年份

  • 7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唐末五代南方士人群体的奢侈之风被引量:1
2014年
唐末五代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之一,但这一时期的南方士人群体的境遇较好,心态与北方士人相比也不同。他们与王权保持着一种疏离的状态,内心深处眷恋盛唐时期的繁荣,行事上讲究物质享受,标新立异,人情放荡,风雅不羁。唐末五代士人的奢侈之风,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加速了南方各政权的灭亡。
祁开龙
关键词:唐末五代士人士风奢侈
由巫至神转变之灵验传说与美德故事的特点——以妈祖和陈靖姑为中心被引量:1
2014年
在福建历史上,演变为祠神的巫觋为数不少,妈祖和陈靖姑是其中著名者。由巫至神之路,也是信民造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灵验传说和美德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灵验传说的主要特点有:满足信众需要、神明功能多样、实现本土化。美德故事的特点则是攀附制度化宗教(包括佛教和道教)和用儒家传统伦理塑造神明形象。从信民编排的美德故事中,可以看出祠神信仰的道德取向。
庄恒恺
关键词:美德故事陈靖姑
从《畏庐琐记》看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特点——以东岳崇拜和士子祈神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林纾的笔记集《畏庐琐记》,反映了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社会百态。文章以《畏庐琐记》所载之旗人东岳崇拜和士子祈神等民间信仰现象为例,利用方志、笔记等地方文献,分析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特点,指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特定人群有自身的崇拜对象和信仰行为;另一方面,当面临人生的不确定因素时,民众会"随俗"走进祠庙,焚香祈祷。与向什么神祇祈祷相比,此时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顺利实现心中的愿望。
庄恒恺
关键词:民间信仰世俗化科举
从地方文献看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以福建地区佛教俗神崇拜为中心
2014年
制度化的宗教(如佛、道教)与非制度化的民间信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关系。通过梳理方志、笔记小说等福建地方文献,考察清水祖师等福建地区佛教俗神的崇拜情况,说明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融合的三种形式:其一,僧人是神明的重要来源;其二,佛教俗神的功能世俗化;其三,僧人参与民间信仰活动。
庄恒恺
关键词:民间信仰佛教
从福建科举灵验传说看民间信仰的道德取向——以《夷坚志》为中心被引量:1
2014年
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考试过程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若干与考试相关的民间信仰行为,科举灵验传说即是其表现之一。以宋人洪迈《夷坚志》为中心,考察了福建科举灵验传说。这些传说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因果报应,表现在不贪钱财得报、安葬亡者得报、救人性命得报等;其二为道德教化,例如教导读书人速葬亲人、不破坏他人姻缘等。可以看出,功利性虽是与科举有关的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但相关灵验传说亦反映了民间信仰的道德取向。
庄恒恺
关键词:科举民间信仰
简论汪毅夫先生闽台妇女史研究的成果与特色被引量:1
2014年
以汪毅夫先生所著《闽台妇女史研究》为中心,考察其闽台妇女史研究的成果,分析汪先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特色:独特的研究视角、占有丰富史料、展现人文关怀。
庄恒恺
关键词:妇女史
从淳熙《三山志》看唐宋福建民间信仰的若干特点
2014年
唐宋时期,福建出现了造神高潮。作为现存最早的福建方志之一,淳熙《三山志》对唐宋民间信仰现象有所记录。通过分析梳理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唐宋福建民间信仰的四个特点:外地神明传入、本地神明产生、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官方的毁禁淫祠。
庄恒恺
关键词:民间信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