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2002A019)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翟志敏徐静玮李庆邬志伟武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性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微小残留病
  • 2篇细胞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酶链反应
  • 2篇免疫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合酶
  • 1篇蛋白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阳性
  • 1篇幼儿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机构

  • 5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武警安徽省总...

作者

  • 5篇翟志敏
  • 3篇徐静玮
  • 2篇徐修才
  • 2篇李庆
  • 2篇邬志伟
  • 2篇武超
  • 1篇耿良权
  • 1篇孙自敏
  • 1篇汪健
  • 1篇徐友和
  • 1篇刘芝璋
  • 1篇朱薇波
  • 1篇张爱梅
  • 1篇吴竟生
  • 1篇王宁玲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6年2月~2005年3月在本科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集外周血,利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进行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并动态随访.结果在已停药的14例患儿中,7例MRD持续阴性或由阳转阴,7例由阴转阳性(其中2例复发);在维持治疗的16例患儿中,缓解至今MRD阴性者6例,缓解时MRD阳性者8例(其中2例分别于缓解后3月、8月复发,4例经治疗后转阴),缓解时MRD可疑阳性2例(其中1例转阳性).结论诱导治疗能杀死大量的白血病细胞,但尚未彻底清除MRD缓解期的一定时间内患者MRD阳性不一定复发;MRD持续阴性的患儿预后较好,维持治疗的后期或停药后MRD持续阳性,则有可能复发.因此,连续监测MRD对指导临床治疗、早期预示复发有重要意义.
张爱梅王宁玲翟志敏刘芝璋徐友和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儿童微小残留病
幼儿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一例被引量:2
2005年
邬志伟翟志敏徐静玮
关键词:幼儿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凝血活酶时间APTT
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APL完全缓解患者微小残留病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利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方法检测同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完全缓解(CR)患者微小残留病变(MRD)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8例确诊为APL-CR 1~5年的患者为对象,分别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FCM)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的MRD,平均跟踪随访36个月(15个月~70个月),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其在评估CR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种方法检测28例APL-CR患者,获相同结果的共22例,其中双阳性者17例(60.7%),双阴性者5例(17.9%),Kappa值为0.478,另有6例检测结果不一致(21.2%),其中4例RT-PCR检测阳性者FCM检测为阴性,2例RT-PCR检测阴性者FCM检测为可疑阳性.随访发现MRD双阳性组有2例临床证实复发,复发率为11.8%(2/17),而MRD单阳性组(6例)和MRD双阴性组(5例)无1例复发.结论检测APL-CR患者MRD,FCM和RT-PCR两种方法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MRD双阴性和单阴性组预后好,无复发;而MRD双阳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前两组,但特异性较低.按传统标准已达CR的患者,用先进的分子学方法仍可测出MRD为阳性,提示临床必须高度警惕,避免复发.
武超翟志敏徐修才汪健李庆邬志伟徐静玮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IgH基因重排和免疫分型检测在诊断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2006年
目的通过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建立对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而探讨在疑似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半巢式PCR技术检测8例已确诊的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和24例临床疑似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初诊患者的IgH基因重排;24例中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9例患者的免疫分型。结果检测8例已确诊的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该方法敏感性为83.33%(5/6),特异性为100%(10/10);24例疑似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初诊患者IgH基因重排检出的阳性率为83.33%(20/24),其中FR2A阳性率41.67%(10/24);FR3A阳性率50%(12/24);同时阳性2例。免疫分型结果14例可疑阳性,阳性率73.68%(14/19)。结论通过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IgH基因重排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疑似B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的诊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反应性和肿瘤性淋巴细胞增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干预提供了新的证据。
武超翟志敏徐修才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基因重排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
CD_(117)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抗原CD117在各型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9例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CD11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CD117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ALL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各亚型中,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以M0/M1最高,M5b最低;在5种髓系膜抗原标志中,虽然CD117检测AML的灵敏度低于CD13和CD33,但特异性都较高;CD117与CD34及HLA-DR在AML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但在M3中,CD117表达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结论CD117可作为AL患者MIC诊断分型的重要髓系免疫表型指征,在AML的诊断分型以及AML和AL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庆翟志敏徐静玮耿良权朱薇波吴竟生孙自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