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2002A013)

作品数:4 被引量:75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牧林张嘉刘瑞林吴薇程兴望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脂肪
  • 2篇脂肪酸结合蛋...
  • 2篇黏膜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肠缺血
  • 2篇肠脂肪酸结合...
  • 2篇肠黏膜
  • 1篇炎症
  • 1篇炎症介质
  • 1篇胰蛋白酶抑制...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乳酸
  • 1篇黏膜屏障
  • 1篇乌司他丁
  • 1篇细菌移位
  • 1篇腺炎

机构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刘瑞林
  • 4篇张嘉
  • 4篇刘牧林
  • 2篇吴薇
  • 1篇姜从桥
  • 1篇程兴望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早期诊断肠缺血-再灌注损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致肠黏膜屏障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SO)、肠缺血15min组、肠缺血45min组、肠缺血45min再灌注2h组、肠缺血45min再灌注6h组,肠缺血45min再灌注12h组,每组均为10只。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相应时间点采集大鼠静脉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D-乳酸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肠缺血15min时,大鼠血清CK、LDH和D-乳酸无变化,IFABP值显著升高达(374.74±48.85)pg/ml(P<0.01);肠缺血45min时,CK达峰值为(1090.40±187.51)U/L,D-乳酸和IFABP均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2h时,D-乳酸和IFABP达峰值,分别为(2.51±0.19)μg/ml、(1601.42±286.81)pg/ml(P<0.01)。与缺血45min组比较,再灌注6h时CK值下降明显(P<0.01),LD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乳酸和IFABP值仍维持较高水平(P<0.01);再灌注12h,D-乳酸和IFABP逐渐下降(P<0.01)。大鼠小肠黏膜在缺血45min时出现黏膜水肿、点状出血,再灌注6h见部分黏膜层坏死,细胞脱落至肠腔,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明显。肠黏膜损伤评分值与D-乳酸和IFABP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D-乳酸的监测可作为诊断肠缺血-再灌注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早期、特异的生化指标。
刘牧林张嘉刘瑞林吴薇
关键词:乳酸再灌注损伤小肠肠黏膜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肠黏膜损害的机理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Wise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肠缺血45min再灌注6h组(L/R组)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每组均为10只。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无菌开腹,但不钳夹该血管。乌司他丁预处理组在术前30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10^4U/kg),而肠缺血45min再灌注6h组和假手术组则分别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在缺血45min再灌注6h后,各组分别采集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组织及小肠组织标本。分别观察各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小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血液及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并对小肠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和L/R组比较,UTI组IFABP,NO,TNF-α,MDA,MPO水平均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IFABP(520.87±75.41)pg/ml比(1493.57±136.35)pg/ml,NO(58.97±7.06)μmol/L比(95.15±9.13)μmoL/L,TNF-α(15.38±1.70)pg/ml比(23.55±4.34)pg/ml,MDA(4.5±1.1)nmol/mg比(9.2±2.6)nmol/mg,MPO(1.98±0.22)U/g比(3.02±0.55)U/g,SOD(77.08±7.14)U/mg比(60.61±6.83)U/mg,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显著降低(P〈0.05),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降低TNF-α、NO释放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对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刘牧林张嘉吴薇刘瑞林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胰蛋白酶抑制剂炎症介质
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观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 :SD大鼠 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n =4 0 )和ANP组 (n =4 0 )。胆胰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ANP模型。观察大鼠胰腺和回肠的病理变化 ,动态测定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内毒素水平及肠系膜淋巴结和门静脉血细菌移位率。结果 :模型制作后 2h血清IFABP明显升高 ,6h达到峰值 (P <0 .0 1) ,2 4h后降低。早期内毒素水平有明显升高 ,4 8h达到峰值 (P <0 .0 1)。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在ANP 2 4h后明显升高 ,4 8h达到 6 / 8只 (P =0 .0 13) ,门静脉血细菌移位 4 8h达到 3/ 8只 (P =0 .2 16 )。结论 :AN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引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
张嘉程兴望刘瑞林刘牧林姜从桥
关键词:胰腺炎肠黏膜屏障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内毒素细菌移位
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5年
张嘉刘瑞林刘牧林
关键词:肠屏障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