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16A02-01-02)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肖安成孟立丰钱俊锋王亮杨树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平衡剖面
  • 2篇剖面
  • 2篇西昆仑
  • 1篇带结构
  • 1篇对接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造山带
  • 1篇山带
  • 1篇深俯冲
  • 1篇推覆
  • 1篇逆掩推覆
  • 1篇平衡剖面技术
  • 1篇前陆
  • 1篇前陆褶皱冲断...
  • 1篇褶皱
  • 1篇褶皱冲断带
  • 1篇南天山
  • 1篇构造变形分析
  • 1篇俯冲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作者

  • 5篇孟立丰
  • 5篇肖安成
  • 4篇钱俊锋
  • 3篇杨树锋
  • 3篇王亮
  • 2篇程晓敢
  • 2篇张微
  • 1篇吴磊
  • 1篇楼谦谦
  • 1篇陈汉林
  • 1篇姚琪
  • 1篇贾东
  • 1篇李一泉

传媒

  • 4篇科技通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昆仑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结构分析
2011年
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较为准确地揭示了位于西昆仑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的结构和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帕米尔逆掩推覆带是帕米尔与南天山对冲碰撞带,呈东西走向,区内发育三、四排逆冲断层,且逆冲断层出露地表,反映出帕米尔向北逆冲推覆的特征。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由南向北的冲断作用表现为浅层滑脱的薄皮冲断为主,各次级断片成叠瓦状构造样式,其断片南倾的格局是由于来自南天山冲断系统深部双重冲断构造的背景下实现。
钱俊锋李平钱树根陈汉林程晓敢
南天山与西昆仑帕米尔冲断带的空间对接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人工和天然地震剖面解释,地面地质资料分析,研究了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南天山与西昆仑帕米尔冲断带的空间对接关系.结果表明:在浅层阿图什与克拉托—明尧乐背斜带之间是来自于南天山与西昆仑帕米尔冲断带的构造结合带,南天山冲断带可分为浅层叠瓦式冲断系统和深层的隐伏双重冲断系统,西昆仑帕米尔冲断带以乌泊尔基底断裂为界分成北部的克拉托—明尧乐背斜带和南侧的乌泊尔背驮盆地;在深层塔里木地块受到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和乌泊尔右行走滑断裂的控制作用,产生南北两侧的双向大陆深俯冲作用,致使南天山与西昆仑仰冲于塔里木地块而抬升,形成南北两大新生代复活造山带.
钱俊锋肖安成周乐尧杨树锋孟立丰
南天山造山带与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深层岩石圈对接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天然地震剖面的解释,探索了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和塔里木(塔吉克)地块的岩石圈大地构造关系,认为在研究区东西两侧,塔里木(塔吉克)地块为南北直接俯冲于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和南天山造山带之下的双向俯冲模式;在中部帕米尔地区,西昆仑造山带在帕米尔地区形成构造结并仰冲于南天山造山带的前陆冲断带之上。由此形成了两大新生代复活的巨型造山带,而造山带与塔里木(塔吉克)地块之间的俯冲和对接关系,展现了独特的"盆-山"耦合体系。
钱俊锋肖安成杨树锋贾东孟立丰李一泉
关键词:深俯冲
南天山冲断带与帕米尔冲断带构造接触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南天山冲断带与帕米尔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在乌恰以北地区两大冲断系统在地表交接。本文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通过对研究区三条区域地质剖面的结构分析,取得以下一些研究成果:1.帕米尔冲断系统的前锋成为一个弧形构造带,与南天山冲断系统形成了交错叠置的关系;南天山冲断带大多形成深层次的冲断褶皱作用;2.从地理上划分了南天山和帕米尔冲断系统的构造分界线;3.从东往西,帕米尔冲断系统往北逆冲推覆作用逐渐加强,到达西部弧形构造带顶端,其与南天山冲断系统直接在地表相互交汇,塔里木盆地在此处到达西北端尽头。4.划分出两大冲断系统的次级构造单元。
钱俊锋肖安成杨树锋李平邱玉双孟立丰吴磊王亮
喀什北缘南天山冲断带构造变形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揭示了位于喀什北缘南天山冲断带的结构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喀拉伯克托尔-温古尔、托帕-康西维尔、阿图什和喀什等多排背斜,其中阿图什及其北侧的背斜带由源于沿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内部滑脱的7中断层系由北向南的活动所控制;从剖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2个不同层次的推覆构造系统:浅层为大规模叠瓦式冲断系统,滑脱面从寒武系逐渐抬升到新近系;深层为隐伏的双重冲断构造系统,底板和顶板断层分别位于寒武系和古近系底部喀什群的石膏层中.利用构造变形分析方法和平衡剖面技术,确定了各背斜带空间展布及深浅层2个不同冲断系统的构造样式,得出研究区在上新世以来南北缩短量为32.64~49.1km,缩短率为40.5%~50.51%,地壳平均缩短速率为9.11~13.71mm/a.
钱俊锋肖安成程晓敢王亮张微孟立丰姚琪
关键词:平衡剖面
南天山西段前陆褶皱冲断带平衡剖面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基于几何守恒原理的应用于造山带和盆地结构恢复的方法。本文以挤压环境下形成的南天山西段前陆褶皱冲断带为例,对其典型二维地震剖面进行变形分析和平衡剖面恢复。结果表明,从平面上可将该冲断带划分为多排近似平行、东西走向的背斜带,由南往北依次为喀什、阿图什、托帕-康西维尔和喀拉伯克托尔-温古尔背斜带;从剖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推覆构造系统:浅层为大规模叠瓦式冲断系统;深层为原地隐伏双重冲断构造系统。对重点剖面进行平衡剖面分析,得出自上新世以来研究区南北构造缩短量为49.1km,缩短率为50.51%,地壳平均缩短速率为13.72mm/a。
钱俊锋肖安成张微孟立丰王亮楼谦谦
关键词:平衡剖面技术背斜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