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402203)

作品数:307 被引量:2,961H指数:27
相关作者:萧伟王振中黄文哲丁岗曹亮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4篇医药卫生
  • 10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2篇注射液
  • 37篇内酯
  • 33篇注射
  • 33篇桂枝茯苓
  • 33篇桂枝茯苓胶囊
  • 32篇热毒宁注射液
  • 26篇色谱
  • 25篇银花
  • 25篇银杏
  • 24篇相色谱
  • 24篇金银花
  • 23篇萜内酯
  • 23篇活性
  • 23篇高效液相
  • 23篇二萜
  • 23篇二萜内酯
  • 22篇液相色谱
  • 20篇细胞
  • 19篇绿原
  • 17篇药理

机构

  • 288篇江苏康缘药业...
  • 204篇中药制药过程...
  • 40篇南京中医药大...
  • 21篇中国药科大学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北京大学
  • 8篇江苏财经职业...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江苏联合职业...
  • 7篇江苏食品药品...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浙江大学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54篇萧伟
  • 237篇王振中
  • 69篇黄文哲
  • 67篇丁岗
  • 52篇曹亮
  • 45篇毕宇安
  • 42篇吴云
  • 30篇李家春
  • 30篇李娜
  • 24篇周军
  • 24篇赵祎武
  • 20篇王永香
  • 18篇胡军华
  • 17篇倪付勇
  • 17篇曹泽彧
  • 16篇孟兆青
  • 15篇宋亚玲
  • 15篇张新庄
  • 15篇耿婷
  • 13篇秦建平

传媒

  • 70篇中草药
  • 68篇中国中药杂志
  • 50篇世界科学技术...
  • 33篇中国实验方剂...
  • 13篇现代药物与临...
  • 9篇中成药
  • 7篇中国新药杂志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药学与临床研...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药学学报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1
  • 4篇2020
  • 11篇2019
  • 19篇2018
  • 41篇2017
  • 86篇2016
  • 102篇2015
  • 30篇2014
  • 8篇2013
3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醇提组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选小续命汤醇提组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阿魏酸、防己生物碱的提取率以及醇提物的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加醇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该优选工艺客观可行、合理稳定,可为小续命汤的产业化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王仁杰周恩丽李淼秦建平吴云孙永成杜冠华萧伟
关键词:小续命汤芍药苷
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 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闫明韦迎春杨晶徐殿红王振中萧伟
关键词:响应面法茯苓多糖
不同干燥工艺对参蒲盆炎颗粒浸膏中芍药苷、虎杖苷和延胡索乙素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从指标性化学成分量变化的角度,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和条件对参蒲盆炎颗粒浸膏质量的影响,为干燥工艺的优选提供方法依据。方法参蒲盆炎颗粒浸膏分别采用带式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板式减压干燥、常压干燥4种不同方式进行干燥,测定各干燥样品含水量及芍药苷、虎杖苷和延胡索乙素的量,分别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各组样品中3种指标成分量的差异、聚类情况,确定与干燥工艺参数相关性最大的化学成分。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含水量差异小,芍药苷、虎杖苷、延胡索乙素的量存在较大差异,以带式真空干燥样品中各成分量最高,喷雾干燥次之,100℃常压干燥样品最低。其中,带式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对样品指标性成分破坏较小且聚为一类,而板式减压干燥、常压干燥对样品指标成分破坏较大,并各自聚为一类。芍药苷、虎杖苷和延胡索乙素的量对4种干燥工艺的参数变化均较为敏感,在干燥过程中应重点监测这几类物质的量变化。结论干燥方式和条件的改变对参蒲盆炎颗粒浸膏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指标性化学成分定量测定可作为评价参蒲盆炎颗粒浸膏干燥工艺优选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刘丹刘俊超王星星王永香吴云丁岗王振中
关键词:芍药苷虎杖苷延胡索乙素常压干燥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Ⅲ期临床试验被引量:36
2013年
目的 确证评价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卒中恢复期之痰瘀阻络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尤其是改善语言、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41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按3∶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盲法、舒血宁注射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试验方法。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25 mg(5 mL/支),或舒血宁注射液1支(5 mL),均加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首次滴注时控制滴速10~15滴/min。疗程为14 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评分减少率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综合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5.39%,对照组总有效率7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62.99%、对照组4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单项神经功能指标肩臂运动、手运动、下肢运动、步行能力及中医证候上肢不遂、下肢不遂、口舌喎斜、言謇或失语、感觉减退或缺失、头晕目眩、痰多而黏及异常舌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治疗安全、有效。同时提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改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总评分、神经功能指标、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上肢不遂、口舌喎斜、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苔白腻、脉弦滑等指标,具有一定的优势。
赵宾江王振中凌娅周慎吴松鹰董少龙谢裕华李玲孙远征王健吉海旺闫咏梅李妍郭家奎田恬萧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
银杏内酯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路抑制氧糖剥离再灌注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确定银杏内酯K(ginkgolide K,GK)对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通路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及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perfusion,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细胞OGD 4 h后再灌注并给予GK干预。给药24 h时检测BV-2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及EA.hy926细胞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V-2细胞给药1 h后p-Akt、p-Erk和6 h后HIF-1α水平,并应用LY294002验证,同时检测EA.hy926细胞给药1 h后p-Akt及6 h后HIF-1α等蛋白变化。结果GK明显抑制BV-2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分泌,激活p-Akt、抑制p-Erk并下调HIF-1α,且LY294002共同干预后,GK调节作用下降;同时,增加EA.hy926细胞活力和抑制LDH释放,上调p-Akt、HIF-1α、HO-1、VEGF并下调cleaved caspase-3/9水平。结论GK可多效应减少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针对不同细胞HIF-1α调节作用不同有关。
周静怡刘秋杨昊曹泽彧曹泽彧许治良周军王振中许治良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神经血管单元
基于指纹图谱分析和多成分同时定量的双鱼颗粒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建立双鱼颗粒(SG)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为评价SG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 mm,3.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327 nm。采用Q-TOF/MS对指纹图谱中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 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SG指纹图谱,标示出17个共有峰,10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5;采用LC/Q-TOF/MS方法指认了14个共有峰,其中7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比对,分别为芍药苷、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和新绿原酸,并对这7个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平均回收率在97.8%~101.8%,RSD均小于2%。结论 本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对SG指纹图谱及7个指标成分同时进行分析,可作为全面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
秦建平郎悦李家春黄文哲王振中萧伟
关键词:指纹图谱芍药苷绿原酸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江苏省东海县种植基地金银花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为评价指标,考察自然晒干、烘房烘干、微波杀青烘干、滚筒杀青烘干、硫磺熏蒸阴干5种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江苏省东海县药材种植基地金银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有显著影响,对木犀草苷含量无明显差异。微波杀青烘干、滚筒杀青烘干样品绿原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67%,3.39%,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815,0.793;烘房烘干、硫磺熏蒸阴干样品绿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87%,2.53%,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64,0.765;晒干样品绿原酸质量分数最低为1.92%,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40。根据研究结果,同时结合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银花药材内控标准,东海县种植基地金银花最佳加工方法为烘房烘干法,该研究为江苏省东海县药材基地金银花产地加工方法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永香罗勇沈娟周一飞王振中萧伟
关键词:金银花产地加工方法绿原酸木犀草苷
HPLC-ELSD方法研究不同样品处理方式对益心舒片中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含量测定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HPLC-ELSD)方法研究不同样品处理方式对益心舒片中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为检测方法,以人参皂苷Rg_1、Re、Rb_1分离情况及含量为指标,考察脱脂醇提正丁醇萃取、醇提正丁醇萃取、醇提正丁醇萃取氨试液洗涤3种不同制备方法对益心舒片的影响。采用相同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碱洗处理对不同批次人参药材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含量影响。结果:3种制备方法均能较好地分离益心舒片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成分色谱峰,分离度均大于1.5;氨试液洗涤对人参皂苷Rg_1、Re、Rb_1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碱洗后人参皂苷Rg_1、Re、Rb_1总量是未碱洗的1.5-1.8倍。不同批次药材经氨试液洗涤对其含量无影响。结论:益心舒片提取液经氨试液处理后,能促进人参皂苷类其他皂苷转化为人参皂苷Rg_1、Re、Rb_1。
殷洪梅徐殿红付娟何凤军刘俊超孙永成萧伟
关键词:人参皂苷HPLC-ELSD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疏风定喘颗粒黄芩组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疏风定喘颗粒黄芩组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黄芩苷、白花前胡甲素和固含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再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醇提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黄芩组的最佳工艺为:8倍量7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0 h,在此条件下黄芩苷、白花前胡甲素的转移率分别达到89.57%、87.90%,固含转移率为32.35%。结论: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可用于优化疏风定喘颗粒黄芩组的提取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李锐华李英王永香吴云丁岗
关键词:响应面法单因素试验黄芩苷白花前胡甲素
基于辨状论质法结合熵权法分析辛夷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辨状论质法结合熵权法,分析辛夷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为辛夷的等级划分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1批辛夷药材挥发油含量、木兰脂素含量、花蕾长度、直径、单个去梗质量、枝梗质量占比、脆碎度,并分析辛夷内在成分指标与外观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同时采用熵权法对内在成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分析综合评分与外观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挥发油含量与花蕾长度、单个去梗质量、直径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木兰脂素含量与外观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合评分与花蕾长度、单个去梗质量、直径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该研究证实了传统等级依据花蕾长度划分理念的科学性,同时发现挥发油含量及内在成分综合评分指标与单个去梗质量、直径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即个大、饱满、质重者优,丰富了辛夷规格等级的划分依据。
贾银芝吴琦王鑫王永香章晨峰章晨峰肖伟
关键词:熵权法外观性状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