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F39)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费泳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栖霞山大佛衣着样式考辨被引量:3
- 2012年
- 南京栖霞山无量殿大佛,是目前仅存的两尊南朝大佛之一,也是研究南朝佛教造像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本文通过佛衣样式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规律性现象,及同期佛像的时代风格特征,对栖霞山大佛衣着样式的原始形态予以进一步考证。
- 费泳
- “敷搭双肩下垂式”与“钩纽式”佛衣在北朝晚期的兴起被引量:6
- 2010年
- 中土佛像在经历了"褒衣博带式"佛衣一统南北的局面后,约在南北朝晚期,出现了向印度样式回归的趋势,这种回归不同于简单的引进,而是基于律典,将佛衣民族样式与外来样式相互交融的产物。"敷搭双肩下垂式"与"钩纽式"佛衣,即是继"褒衣博带式"佛衣之后,兴起于东魏、北齐境内的新型佛衣样式,呈跨地域传播的态势,影响深远。本文依据造像实物,联系佛教律典规制及相关文献,对这两款佛衣的基本披着方式、演化类型及大规模兴起的成因予以揭示。
- 费泳
- 关键词:佛像服饰
- “通肩式”、“右袒式”佛衣在汉地发生的变化及成因考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肩式"和"右袒式"是古印度佛像仅有的两种袈裟披着样式,可依据律典、经典和造像实物对上述两种袈裟披着样式的具体披法进行探究,汉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对"通肩式"和"右袒式"披法的变化有着内在的关联。
- 费泳
- 关键词:佛像
- 佛衣样式中的“半披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被引量:10
- 2009年
- "半披式"是中国佛像服饰民族化进程中发生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佛像衣着样式。本文结合造像实例及律典规制,对7世纪前汉地"半披式"佛衣的披着方式及其演绎予以疏理,阐释其在同期多样化佛衣样式中的发展脉络。
- 费泳
- 关键词:佛像袈裟
- 佛衣样式中的“褒衣博带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被引量:13
- 2009年
- 本文就"褒衣博带式"佛衣在南北朝的发展演变予以梳理比对,揭示出"褒衣博带式"及其演化式佛衣,及该形式在五世纪末和六世纪中期两次北上影响所形成的佛像传播格局。
- 费泳
- 关键词:佛像袈裟
- 新昌大佛衣着样式考辨被引量:1
- 2011年
- 浙江新昌大佛,是目前仅存的两身南朝大佛之一,也是研究南朝佛教造像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本文通过佛衣样式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规律性现象,及同期佛像的时代风格特征,对新昌大佛衣着样式的原始形态予以考证。
- 费泳
- 关键词:佛像
- “垂领式”佛衣的典型特征及其在北方佛像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垂领式"是汉地已知发生时间最早的佛像袈裟披着样式之一,本文主要依据造像实物,对"垂领式"佛衣的典型特征及其在七佛、千佛、苦修像与单体造像中的应用予以探索性揭示。
- 费泳
- 汉地佛像衣着本土化进程中的几种新样式
- 印度佛像衣着传入中国之后,迅速实现了本土化,创造出既适合中国人审美口味,又能兼顾袈裟基本披着规定的佛衣样式。本文对"半披式"、"褒衣博带式"、"敷搭双肩下垂式"与"钩纽式"这四种国人自创的佛衣样式予以疏理,以期明晰汉地佛...
- 费泳
- 关键词:样式本土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