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9050201)

作品数:29 被引量:348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智彪伍烽白晋杜永洪文爽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超声
  • 11篇肿瘤
  • 10篇聚焦超声
  • 10篇高强度聚焦超...
  • 8篇高强度超声
  • 5篇血管
  • 5篇兔肝
  • 5篇细胞
  • 4篇动物
  • 4篇肿瘤血管
  • 4篇瘤血管
  • 4篇病理
  • 3篇生物学
  • 3篇外阴
  • 3篇肝脏
  • 3篇超声治疗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原位
  • 2篇在体

机构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江西省妇幼保...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九〇三医院
  • 1篇遂宁市人民医...

作者

  • 25篇王智彪
  • 11篇伍烽
  • 10篇白晋
  • 8篇杜永洪
  • 6篇胡凯
  • 6篇李崇雁
  • 6篇文爽
  • 5篇田耘博
  • 5篇关利铭
  • 3篇罗亿治
  • 3篇王文见
  • 3篇熊树华
  • 3篇马平
  • 3篇王燕芹
  • 3篇王芷龙
  • 2篇顾美礼
  • 2篇李成志
  • 2篇陆杰
  • 2篇陈文直
  • 2篇李信明

传媒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声学技术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1
  • 5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强度超声对兔肝肿瘤微血管损伤作用的病理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HIU)对肿瘤细胞和增生血管的破坏作用。方法采用HE染色、内皮细胞生物素标记的荆豆凝集素Ⅰ(UEAI)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检查,观察HIU对兔VX_2肝脏肿瘤营养血管破坏的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HIU治疗后肿瘤营养血管和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靶组织UEAI染色为阴性,电镜观察肿瘤微血管结构完全破坏。结论HIU能破坏肿瘤营养血管,防止血管再生,从而有可能抑制肿瘤的再生和转移。
关利铭王智彪伍烽白晋文爽李崇雁杜永洪
关键词:高强度超声肿瘤微血管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荷W256肝癌鼠局部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9
2000年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 ,HIFU)对恶性肿瘤局部组织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Wistar大鼠 ,采用癌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大鼠W2 5 6肝癌模型 (4 0只 ) ;同时 ,以相同程序建立正常肝对照组 (C组 ,大鼠 2 0只 )。 10d后 ,应用HIFU(10MHz,15 2 8 7W/cm2 ,2 0s× 2次 )对治疗组 (A组 ) 2 0只大鼠的癌灶进行照射 ;以同样方式照射C组大鼠相同部位的正常肝组织 ;荷癌肝对照组 (B组 )则按同样程序对 2 0只大鼠的癌灶进行假照处理。 2周后活杀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照射区周围局部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 (T lympho cytesubsets ,T LS)进行原位半定量观察。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见靶区组织凝固坏死 ,无癌细胞或肝细胞残存。A组局部组织中CD4 +和CD8+细胞数量 (16 1± 6 3 ,12 0± 5 2 )个 ,较B组 (5 8± 3 0 ,8 3±4 7)个、C组 (1 7± 1 1,1 2± 0 6 )个显著增加 (P <0 0 0 1,P <0 0 5 ;P <0 0 0 1,P <0 0 0 1)。其中尤以CD4 +细胞增加明显 ,CD4 +/CD8+细胞比值大于 1;B组的CD4 +和CD8+细胞数量 (5 8± 3 0 ,8 3± 4 7)个亦明显高于C组的 (1 7± 1 1,1 2± 0 6 )个 (P <0 0 0 1,P <0 0 0 1)。但CD4 +/CD8+细胞比值 (0 7±0 3)小于 1;C?
王文见欧阳茂罗亿治伍烽孔繁斌王智彪
关键词:超声疗法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和病理评价(附60例报告)被引量:57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评价其疗效。方法 :治疗对象均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 ,共 80例。随机分为 :超声治疗组 6 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 2 0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 ,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 ,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超声治疗后 ,患者的瘙痒症状基本缓解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可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率达 95 %。超声治疗前后的病理对比研究发现 :超声治疗后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逐渐趋于正常 ,基底层色素细胞沉积。结论 :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李成志王智彪卞度宏曹有德陈文直赵建武文爽田耘博李香进
关键词: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病理疗效
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肾积水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07年
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我们对1523例孕周32、36、38周孕妇行胎儿肾脏超声检查,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肾积水中的诊断标准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关利铭王智彪伍烽白晋
关键词:先天性肾积水超声检查胎儿肾脏
高强度聚焦超声照射猴子宫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9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照射猴子宫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0只猴进行体外定点HIFU照射 ,观察照射后子宫内膜、卵巢组织光电镜变化。比较照射前后月经周期、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再孕随访。结果 HIFU照射猴子宫后 ,子宫内膜、卵巢组织光电镜未见病理改变 ,月经周期及卵巢内分泌功能照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HIFU体外照射猴子宫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卵巢组织无明显影响。
熊正爱杜永洪邹建中龚小波王燕芹田耘博卢岷曹友德王智彪
关键词:卵巢功能子宫肿瘤子宫内膜
可移植兔原位高转移性膀胱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建立可移植高转移性兔原位膀胱癌模型。方法 VX 2细胞株采用肿块包埋法、细胞悬液注射法移植于新西兰兔膀胱。分别于 1、2、3周后处死动物及 5~ 6周荷瘤兔死亡后行病理检查移植瘤生长情况及淋巴结、肝、双肺转移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接种成功率均为 1 0 0 %。1周后肿瘤大小为 0 .5cm ,2周为 1 .0~ 2 .0cm ,3周后膀胱壁全程浸润 ,同时出现广泛淋巴结及双肺转移。细胞悬液注射法组兔的肿瘤生长及转移速度慢于肿块包埋法组。结论 VX 2细胞株制成家兔原位膀胱癌具有种植成功率高、高转移性特点 ,其生物学特性与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一致。
吴刚靳凤烁李黔生杨光永王智彪
关键词:膀胱肿瘤动物疾病模型
高强度聚焦超声肝脏生物学焦域及超声监控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探讨在相同声强作用下 ,高强度聚焦超声经体外辐照肝脏形成的生物学焦域体积大小与辐照深度和辐照时间的关系。同时探讨超声显像法实时监控生物学焦域的图像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的JC A型HIFU肿瘤治疗系统 ( 1MHz ,5 5 0 0W·cm-2 ) ,对 18只山羊的肝脏组织进行体外定点脉冲辐照 ,辐照深度为距皮肤 3cm和 4cm ,辐照时间为 5s、10s、15s和 2 0s。辐照过程中系列测量靶区超声灰度和强回声区面积的变化。辐照后 3~ 5天处死动物 ,剖腹观察并测量所形成的肝脏HIFU生物学焦域的体积。结果 肝脏经体外HIFU辐照后即刻 ,靶区内出现明显的回声增强并随观测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强回声区面积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增大。辐照时间为 5s、10s、15s和 2 0s ,辐照深度为 3cm时 ,形成的生物学焦域体积分别为 ( 85± 2 8.0 )mm3 、( 2 74± 5 5 .0 )mm3 、( 4 10± 90 .0 )mm3 和 ( 694± 13 1.0 )mm3 ;而辐照深度为 4cm时 ,肝脏HIFU生物学焦域体积则分别为 :( 63± 7.0 )mm3 、( 167± 2 5 .0 )mm3 、( 2 73± 5 6.0 )mm3 和 ( 4 72± 10 4.0 )mm3 。结论 在相同辐照声强作用下 ,肝脏HIFU生物学焦域体积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随辐照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熊树华王智彪李发琪田耘博胡凯龚晓波马平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肝脏在体超声显像检查
米非司酮抑制胃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 (MIF)对人胃癌细胞株SGC 790 1生长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细胞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 ;Transwell膜侵袭系统分析MIF对胃癌细胞迁移潜能的影响 ;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 ,给予MIF(5 0mg·kg-1·d-1)皮下注射治疗 6周后 ,检测胃癌组织生长和转移情况 ,以及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半胱天冬酶 3 (Caspase 3 )表达的变化。结果 SGC 790 1细胞高表达PRmRNA。经 2 0 μmol/LMIF作用 2 4h后 ,胃癌细胞的迁移细胞数 (5 6± 5 )明显低于对照组 (10 4± 12 ,P <0 .0 1)。MIF显著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 (抑瘤率为 41.15 % )和肺转移灶的形成 ,下调VEGF、PCNA的表达及MVD ,同时上调表达Caspase 3。结论 MIF能有效抑制胃癌生长和侵袭转移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胃癌细胞运动、新生血管形成。
李大强王智彪白晋赵颉王媛胡凯
关键词:胃癌细胞株肿瘤侵袭米非司酮原位杂交法
兔VX_2肺癌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19
2001年
薛强屈谦杜永洪李崇雁文爽曹友德范炜白晋伍烽王智彪
关键词:动物模型生物学特性鳞状细胞癌
高强度超声对犬前列腺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尿道高强度超声 (transurethralhighintensityultrasound ,TUHI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BPH)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犬前列腺进行TUHIU辐照处理 ,辐照后不同时期处死动物以观察其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大体及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观察辐照前后影像学变化。结果 TUHIU辐照前前列腺部尿道平均最大宽度为 0 66± 0 12 ( x±s)cm ,辐照 3周后前列腺部尿道平均最大宽度为 2 11± 1 0 7cm ,较辐照前显著增宽。辐照后可见靶区内尿道周围腺体发生凝固性坏死 ,3 0~ 60天后坏死组织脱落尿道呈囊腔状。光、电镜下均可见腺上皮及基质细胞发生均匀性凝固性坏死。辐照后经腹B超示前列腺内部出现液性暗区 ,前列腺呈囊性改变。辐照后即刻各犬均出现短暂性尿潴留、尿频、尿线变细 ,1月后恢复正常。结论 TUHIU可破坏前列腺组织 ,明显增加前列腺部尿道宽度。
熊黎强刘川乔天愚王智彪伍烽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超声学动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