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02102310364)
-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芳王志强张东水全斌傅建春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全球环境基金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1956年以来9个时期湖南省湿地动态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湿地调查资料、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获得1956~2016年期间9个时期湖南省的湿地数据;采用景观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9个时期湖南省的湿地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和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1956年相比,2016年湖南省的湿地面积减少了955.4 km^2,其中,永久性淡水湖泊和河流面积明显减少,水产养殖场面积明显增加;湿地的景观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1986年湖南省的湿地的破碎化程度最严重;1956~2016年期间,湿地景观类型分布不均衡程度在不断加剧;永久性河流和永久性淡水湖泊是湖南省的优势湿地景观类型,且永久性淡水湖泊的最大斑块指数都远大于其它类型湿地;围垦和退耕还湿活动是影响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
- 曹善浩王志强刘贤赵魏俊锋林剑
- 关键词:湿地遥感影像景观指数
- 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生境质量变化被引量:39
- 2010年
- 基于1996和2004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因子专题图,通过建立生境适宜性模型和种群格局最邻近体模型,定量分析了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生境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适宜生境经历了面积丧失和功能丧失过程;2004年,研究区内丹顶鹤繁殖适宜性生境已大量丧失,核心区繁殖适宜生境已经严重斑块化.丹顶鹤繁殖生境选择行为对生境质量变化的响应表现为两个过程:一是丹顶鹤巢址不断向核心区集中的过程,二是在核心区的分布格局经历了从均匀分布到成群分布的生态过程.
- 王志强傅建春全斌张东水王芳
- 关键词:生境适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