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715)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鹏陈燕鑫孙世刚陈声培李明轩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催化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还原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立方体
  • 1篇海表
  • 1篇海表温度
  • 1篇NOAA
  • 1篇AMSR-E
  • 1篇AVHRR
  • 1篇催化
  • 1篇AQUA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篇欧洁连
  • 1篇许斌斌
  • 1篇李明轩
  • 1篇管磊
  • 1篇陈声培
  • 1篇孙世刚
  • 1篇陈燕鑫
  • 1篇滕伟成
  • 1篇王鹏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北太平洋NOAA AVHRR海表温度日变化校正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白天,太阳辐射将海面上层加热,会出现海表温度日变化的情况,该变化对海气热交换以及海洋生态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不同海域有着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文章首先介绍了海表温度日变化经验和数值模型,然后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范围内,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改进型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AVHRR)海表温度数据、美国宇航局"水"卫星Aqua上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AMSR-E)的海面风速和经计算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数据,通过对已有经验模型系数进行重新回归拟合,得到在该海域NOAAAVHRR海表温度数据日变化的经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重新回归系数后的模型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内计算所得的海表温度日变化大小与AVHRR数据本身计算所得结果相比,其平均偏差为0.01℃,标准偏差为0.22℃,可以在该海域内较好地对NOAAAVHRR海表温度数据进行日变化校正。
滕伟成管磊
关键词:海表温度日变化NOAAAVHRRAQUAAMSR-E
FeCo合金纳米电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运用电化学电位阶跃技术,在玻碳基底上制得FeCo合金纳米电催化剂.XRD、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FeCo合金纳米粒子为单晶,呈立方体形貌,分布较均一,平均粒径65 nm,Fe和Co原子百分比约1∶1.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Co/GC电极具有比Fe/GC电极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对亚硝酸盐还原的活性是Fe/GC电极的4.7倍.FeCo/GC电极对氧还原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李明轩欧洁连陈燕鑫陈声培王鹏许斌斌孙世刚
关键词:立方体电催化氧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