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6-YB-026)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胜利邓展生李宝军鞠洪斌沈民仁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肪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
  • 2篇骨髓来源
  • 2篇骨髓来源间充...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脂肪细胞
  • 1篇脂肪组织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细胞
  • 1篇间充质
  • 1篇间质干细胞
  • 1篇成骨

机构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沈民仁
  • 2篇鞠洪斌
  • 2篇李宝军
  • 2篇邓展生
  • 2篇张胜利
  • 1篇朱峥嵘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鼠脂肪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征的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分离大鼠脂肪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比较两种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3-09/2006-11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的股骨、胫骨、肱骨及腹股沟处脂肪垫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含10%血清,1%双抗的低糖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进行培养。在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使用0.25%胰酶消化传代。传代至第3代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和脂肪两种不同来源细胞的传代后的形态、贴壁、生长增殖、集落等情况。取消化传3代的两种细胞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贴壁率的检测,贴壁率=贴壁细胞总数/接种细胞总数×100%。取第2代和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1×107L-1密度培养。每天同一时间,随机抽取5孔细胞,加入5%噻唑兰20μL/孔,培养4~6h,吸出孔内液体,每孔加150μL二甲基亚砜震荡10min,酶联免疫测定仪测定波长490nm处的吸光度,取5孔吸光度的均值,以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29、CD34、CD44标记,免疫化学检测细胞CD29、CD34、CD44。结果:①在单位质量骨髓和脂肪组织中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相当。两种细胞形态均为条索样,呈成纤维细胞形态。②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考察骨髓贴壁率与脂肪贴壁率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r=0.999,决定系数r2=0.997(F=5862.949,P<0.001),两贴壁率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不同的时间点两种细胞的贴壁率相似,并且有同向变化的趋势。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当。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结论:自大鼠脂肪中可提取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类似的脂肪间�
鞠洪斌邓展生朱峥嵘沈民仁张胜利李宝军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骨髓
大鼠脂肪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比较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成骨能力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钙钴法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Ⅰ型胶原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测定,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结果两种细胞诱导3周后,茜素红染色出现淡红色钙结节;四环素荧光染色出现明亮黄色荧光钙结节。改良钙钴法染色,细胞胞浆中出现黑色颗粒。结论(1)AMSCs向成骨诱导后,可表达Ⅰ型胶原、ALP,并出现钙结节。(2)AMSCs经过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鞠洪斌邓展生张胜利沈民仁李宝军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脂肪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