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621)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任建丽王志刚周志益刘兴钊田菊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超声
  • 4篇造影剂
  • 4篇基因
  • 3篇造影
  • 3篇超声造影
  • 3篇超声造影剂
  • 2篇动脉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
  • 2篇转染
  • 2篇左室
  • 2篇左室重塑
  • 2篇微泡
  • 2篇细胞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控释
  • 2篇靶向
  • 2篇靶向超声
  • 2篇靶向超声造影...

机构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任建丽
  • 7篇王志刚
  • 6篇周志益
  • 4篇刘兴钊
  • 2篇张兰
  • 2篇田菊
  • 2篇张清凤
  • 2篇黄晶
  • 2篇刘茜
  • 2篇吴奇
  • 1篇张兴平
  • 1篇卢岷
  • 1篇刘利

传媒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激光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穿膜肽作为基因运输载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人工设计合成穿膜肽新序列(CGRLWMRWYSPWARRYGC),并于体外考察其作为基因载体的潜力。方法采用Na-芴甲氧羰基(Fmoc)法固相合成穿膜肽新序列,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N端。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仪检测其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流式细胞仪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穿膜能力,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进入细胞表达情况,MTT评价穿膜肽与质粒复合物的细胞毒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穿膜肽与质粒的亲和力及对质粒的保护作用。结果合成的穿膜肽纯度为96.13%,相对分子质量为2 348.4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荧光阳性细胞平均约占98.81%,共聚焦显微镜可见荧光标记的穿膜肽分布于细胞内;穿膜肽携带质粒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率平均约为11.44%;不同电荷比的复合物对细胞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当穿膜肽与质粒的电荷比大于2∶1时,质粒不能迁移出来,电荷比为4∶1、8∶1和16∶1的复合物能够抵抗DNA酶Ⅰ的消化作用,以8∶1最为明显。结论人工设计合成的新型穿膜肽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基因运输载体。
田菊王志刚任建丽张清凤
关键词:固相合成穿膜肽基因载体
无针喷射控释双生长因子藻酸盐水凝胶对心肌梗死兔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无针喷射控释双生长因子藻酸盐水凝胶改善心肌梗死兔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成功建立40只兔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成5组:盐水组、凝胶组、VEGF-A165凝胶组、PDGF-BB凝胶组和双生长因子凝胶组。实验干预8 w后,测量平均瘢痕厚度进行形态学分析,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D34及α-SMA的表达。结果凝胶组、VEGF-A165凝胶组、PDGF-BB凝胶组及双生长因子凝胶组的平均瘢痕厚度较盐水组明显增厚(P<0.05)。双生长因子凝胶组心功能较其他各组心功能有所改善(P<0.05)。VEGF-A165凝胶组、PDGF-BB凝胶组及双生长因子凝胶组的微血管及小动脉密度均有所增加,双生长因子凝胶组的血管密度增加最为明显(P<0.05)。结论无针喷射控释双生长因子藻酸盐水凝胶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并增加心肌血管密度,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周志益黄晶任建丽吴奇
关键词:控释心肌梗死
定位超声辐照微泡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与左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定位超声辐照微泡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与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以结扎冠脉前降支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定位超声辐照微泡(辐照10s,停10s,共2min)、红花黄色素(40mg/kg,腹腔注射)、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辐照10s,停10s,共2min+40mg/kg,腹腔注射)组。术后立即给药,每天1次,连续28d;术后3d开始辐照,每周1次,连续28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心功能,计算左室质量指数,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mRNA水平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左室质量指数、IL-1β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其中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最显著。结论:定位超声辐照微泡促血管再生治疗与红花黄色素均可以改善心功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mRNA的表达,降低左室质量指数,改善左室重塑,二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周志益张兴平任建丽刘茜刘兴钊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心功能左室重塑
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载体的制备及检测
2011年
目的制备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载体,并检测其理化性能。方法采用氧化及钴60辐照对海藻酸钠进行修饰,制备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载体。将无针注射器中海藻酸钠水凝胶打入24孔培养板中,通过测定水凝胶的干重损失检测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的体外降解。用无针注射器于18只兔心肌组织喷射100μl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分别于各时间点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海藻酸钠水凝胶的体内降解情况。采用MTT法进行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的细胞毒性分析。结果体外降解实验中,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显示了相对较快地降解,第1周大约降解50%,3 w后几乎降解完全。体内降解实验显示,心肌组织中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逐渐减少,5 w后,在心肌组织中几乎没有观察到水凝胶的片段。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制备了控释双生长因子海藻酸钠水凝胶载体,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及安全性,它可以作为具有控制释放生长因子能力的生物载体材料,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
周志益任建丽吴奇黄晶
关键词:控释
靶向载基因及穿膜肽超声造影剂转染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P-选择素靶向载基因及穿膜肽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转染缺氧损伤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机械振荡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一选择素靶向载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及穿膜肽超声造影剂,检测其形态分布、浓度、粒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基因和穿膜肽的分布,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计算基因及穿膜肽的包封率。体外培养HUVEC,用过氧化氢处理制备HUVEC缺氧模型,并分为靶向和非靶向载基因及穿膜肽造影剂组进行转染实验。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制备的P一选择素靶向载基因及穿膜肽超声造影剂平均粒径约(2.15±0.36)u脚,计数为(1.58±0.23)×10’个/m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基因和穿膜肽均匀分布在造影剂壁上,基因和穿膜肽的包封率分别为28%[Y=0.932x一0.09(r=0.993,P〈0.05)]和25%[Y=5.875x一0.81(r=0.987,P〈0.05)]。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靶向和非靶向载基因及穿膜肽造影剂组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靶向组和非靶向组平均转染率分别约为(18.74±0.47)%和(15.34±0.22)%(t=10.923,P〈0.001)。结论P-选择素靶向载基因及穿膜肽超声造影剂能够转染缺氧损伤的HUVEC,这为靶向基因投递提供了新的思路。
田菊王志刚任建丽张清凤刘利
关键词:造影剂基因穿膜肽转染内皮细胞
携抗P-selectin靶向超声造影剂犬体内超声分子成像
2014年
目的制备携抗P-selectin靶向超声造影剂,探讨其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声分子成像效果。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携抗P-selectin靶向超声造影剂,建立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注入携抗P-selectin靶向超声造影剂(MBp)和空白超声造影剂(MBc),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采图、存盘。应用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中的彩色编码技术对存储的图像进行脱机处理,观察MBp体内超声分子成像效果。结果成功制备携抗P-selectin靶向超声造影剂及建立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彩色编码图像示MBp行心肌声学造影可见缺血再灌注区心肌显著增强;MBc于缺血再灌注区心肌造影无明显增强。结论应用携抗P-selectin靶向超声造影剂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能准确检测再灌注治疗后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刘兴钊周志益任建丽王志刚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心肌声学造影造影剂
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制备携抗P-选择素(P-seleetin)单抗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制备携抗P—selectin单抗靶向超声造影剂,检测其基本特性。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和组胺联合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P—selectin,用免疫荧光检测P—selectin的表达水平并探寻rhIL-4最适刺激剂量。靶向超声造影剂、同型对照超声造影剂和空白超声造影剂分别与经最适剂量rhIL-4和组胺联合刺激的HUVECs和未作处理的HUVECs进行体外寻靶实验。结果成功制备携抗P—selectin单抗靶向超声造影剂,平均粒径为(2.24±0.71)弘m,平均Zeta电位为(-2.75±0.84)mV,浓度为(3.0±0.3)×10^9个/ml,抗体结合率高达99.80%;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rhIL-4和组胺能成功刺激HUVECs表达P—selectin,并探寻出rhlL一4最适刺激剂量;体外寻靶实验显示靶向超声造影剂能较好地黏附在经最适剂量rhIL-4和组胺联合刺激的HUVECs表面,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亲和素一生物素”桥接法成功制备携抗P—selectin单抗靶向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能有效地黏附在经rhIL-4和组胺联合刺激的HUVECs表面。
刘兴钊任建丽王志刚
关键词:微气泡P-选择素
超声新技术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右心衰竭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共同的死因和结局。如何应用超声准确评价右心功能,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病情分级、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关键。由于右心室的解剖、生理学复杂,应用传统超声较难准确评价右心功能。近年来涌现出的超声新技术克服了传统超声的不足,使得对右心结构和功能做出准确评价成为可能。本文就各种超声新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兰任建丽王志刚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药物、介入及外科治疗均不能根治。外源性给予某些促血管生成因子或治疗基因能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和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心肌缺血。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促血管生成因子或治疗基因的载体,联合超声辐照能更安全、高效、靶向地导入缺血心肌组织,为CHD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微泡造影剂在CHD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刘兴钊任建丽王志刚
关键词:治疗性血管生成造影剂微泡基因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Tat/DNA/Liposome复合物促基因转染的体外实验
2013年
目的:探讨HIV-1 Tat蛋白转导域/质粒DNA/Liposome(TDL)复合物提高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在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中转染效率的可行性。方法2?l Lipofectamine 2000加入以不同电荷比混匀的Tat肽与质粒DNA溶液中制成TDL复合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Tat肽与质粒DNA的结合力;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DL复合物、HIV-1 Tat肽与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质粒DNA体外转染HepG2的效果;MTT法分析质粒DNA转染对HepG2活性的影响。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各TDL复合物组均未发现明显DNA条带。TDL复合物的转染率优于单用Lipofectamine 2000(P<0.05),HIV-1 Tat肽未发生基因转染。DNA/Tat电荷比为1 8时,TDL复合物的转染效率最高。与空白组比较,各TDL复合物组、HIV-1 Tat肽组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Lipofectamine 2000组降低细胞活性(P<0.05)。结论:TDL复合物可明显提高体外基因转染HepG2效率,该方法为提高非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提供一个新策略,可能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周志益任建丽刘茜
关键词: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转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