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D02-01-02)

作品数:1 被引量:46H指数:1
相关作者:黄建华薛霆虓傅容珊邵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形变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震后
  • 1篇震后形变
  • 1篇孔隙
  • 1篇孔隙介质
  • 1篇变形场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篇邵志刚
  • 1篇傅容珊
  • 1篇薛霆虓
  • 1篇黄建华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昆仑山Ms 8.1级地震震后变形场数值模拟与成因机理探讨被引量:46
2008年
2001年11月14日,在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昆仑山Ms8.1级强烈地震,GPS后观测显示,此次地震震后形变不仅在断裂南北两侧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在短时间调整后断裂南北两侧表现为同向运动.本文以观测的地震形变为约束,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的物理机制.建立有关的有限元虚功方程,通过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震后形变,从理论上分析介质的非均匀性、黏滞性松弛、流体调整对震后形变的影响.采用网格搜索确定昆仑断裂南北两侧下地壳的黏滞系数分别为5.0×1017Pa.s,9.0×1018Pa.s左右,正是这十余倍的差异引起了断裂两侧震后形变的非对称性和同向运动,这一差异既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又是现代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定性讨论了断裂北侧地表形变在震后短期内的调整,对于靠近断裂附近的测点可能是黏弹性松弛和孔隙流体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分析短期震后形变时综合考虑黏弹松弛和孔隙流体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邵志刚傅容珊薛霆虓黄建华
关键词:震后形变孔隙介质有限元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