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510024)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承祯宋萍范海兰洪滔洪伟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林物种多样性的梯度效应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在分析不同海拔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林群落结构及物种重要值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标测定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不同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分析长苞铁杉林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效应。结果表明,长苞铁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规律明显;尤其长苞铁杉物种受梯度效应影响显著,高海拔重要值明显高于中、低海拔;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层次明显。
- 林琴琴吴承祯洪伟王萍兰王洪翠陈灿
- 关键词:长苞铁杉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海拔梯度群落结构
- 长苞铁杉林林隙主要树种生态位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以林隙前、中、后期3个发育阶段的各个林隙为一维资源位状态,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Levins指数及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林隙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前期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长苞铁杉、米槠、木荷、甜槠、深山含笑、香桂、青冈、猴头杜鹃、山矾、细叶青冈;中期的为:米槠、木荷、长苞铁杉、香桂、深山含笑、山矾、甜槠、猴头杜鹃、青冈、细叶青冈;后期的为:米槠、木荷、长苞铁杉、青冈、山矾、香桂、深山含笑、细叶青冈、甜槠、猴头杜鹃;林隙发育的不同时期主要树种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但随着林隙的不断发育,主要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有减小的趋势;长苞铁杉在林隙发育的不同阶段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有较小的生态位重叠值,而与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值。
- 钱莲文吴承祯洪伟
- 关键词:林隙长苞铁杉林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 长苞铁杉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被引量:6
- 2008年
- 种群格局关联维数是种群个体空间关联尺度变化规律的反映,表明了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采用关联维数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长苞铁杉种群个体空间关联的无标度区介于1-32 m,种群格局关联维数值1.032 4-1.580 1,不同样地种群关联维数的大小为Q5>Q1>Q2>Q4>Q6>Q3,从而揭示出长苞铁杉在不同样地中个体空间关联尺度变化的差异。
- 吴承祯洪滔宋萍范海兰游爱华
-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关联维数
-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拟赤杨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18
- 2007年
- 根据6块总面积为2300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采用C、I、Iδ、Ca和M*/x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方程对梅花山保护区拟赤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比较其在不同取样尺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拟赤杨的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且在25m2取样单元上聚集密度较大,这可能是拟赤杨种群在天然条件下更新的适合面积。同时,还根据Iwao的M与x的回归方程,计算拟赤杨在不同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理论抽样面积。本研究调查获得拟赤杨的种群密度为每25m25-11株,按理论抽样面积计算至少应抽取84个25m2样方,而本研究取样样方数达92个,说明本研究测定拟赤杨为聚集分布是可信的,取样数量能达到精度要求。
- 蔡冰玲范海兰宋萍洪滔林淑伟刘丽香李键唐佳栋
- 关键词:拟赤杨聚集度指标
- 天宝岩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的生长规律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4种数学模型拟合天宝岩长苞铁杉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并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天宝岩长苞铁杉胸径生长旺盛期在3-36 a;树高在前7 a生长较快,以后逐年下降;材积生长逐年增加,数量成熟期在139-140 a。通过与永泰、连城长苞铁杉生长过程的对比,天宝岩长苞铁杉在第3年就有胸径生长,树高在70 a时达19.27 m。
- 张彩云吴承祯洪伟范海兰洪滔宋萍夏鑫
- 关键词:长苞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