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KM04401S)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曹广劭张艳张红王晓白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腔静脉
  • 2篇小肠黏膜
  • 2篇小肠黏膜下层
  • 2篇门腔静脉
  • 2篇颈静脉
  • 2篇静脉
  • 2篇肝内
  • 2篇肝内门腔静脉
  • 2篇肠黏膜
  • 1篇再狭窄
  • 1篇门腔静脉分流
  • 1篇门腔静脉分流...
  • 1篇内皮
  • 1篇内皮化
  • 1篇经颈静脉肝内...
  • 1篇静脉分流
  • 1篇静脉分流术
  • 1篇家猪
  • 1篇分流道狭窄
  • 1篇分流术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王晓白
  • 2篇张红
  • 2篇张艳
  • 2篇曹广劭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预防家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分流道狭窄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覆膜支架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4只长白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6只,对照组8只,建立TIPS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周、4周行直接门静脉造影复查后处死动物,获取支架内及周围肝组织,行大体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24只猪TIPS模型均成功建立,术后2周造影复查示实验组、对照组分流道分别闭塞1只(1/8,12.50%)、2只(2/4,50.00%),术后4周分别闭塞5只(5/8,62.50%)、4只(4/4,100%),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狭窄。结论 SIS覆膜支架可有效防止TIPS术后增生的纤维组织向分流道内长入,减轻血栓形成、炎性反应、新生胆管增生及异物反应等。
王晓白曹广劭张红张艳
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促进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道内皮化的有效性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达到支架内腔内皮化是血管支架置入,也是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防治再狭窄的目标,有学者已提议将促使内皮细胞功能及完整性的恢复作为预防术后再狭窄的新策略。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促进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后分流道内皮化的有效性。方法:建立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模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将外覆小肠黏膜下层膜单丝编织网络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肝内分流道,对照组植入单丝编织网络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术后2,4周于直接门脉造影复查后,获取支架内及周围肝组织,行大体、病理组织形态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与结论:术后2周造影复查示对照组、实验组分流道分别闭塞3,1只,术后4周分别闭塞4,6只,其余均不同程度狭窄,对照组血管再狭窄率高于实验组(P<0.05)。病理及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内皮化程度较对照组高,且实验组内皮细胞形态、大小均匀,排列接近血流方向。结果证实小肠黏膜下层是一种可行的加快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后分流道内皮化的生物材料,但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未能明显提高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道的通畅率。
王晓白曹广劭张红张艳
关键词:再狭窄小肠黏膜下层内皮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