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7-1008)

作品数:13 被引量:142H指数:7
相关作者:武迎宏郭沈王涛李冬梅扈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4篇手术
  • 4篇切口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3篇医院感染
  • 2篇手术切口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1篇性感
  • 1篇药物使用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院感染病原...
  • 1篇医院感染控制
  • 1篇医院获得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北京市仁和医...

作者

  • 5篇武迎宏
  • 3篇郭沈
  • 2篇李冬梅
  • 2篇温丽红
  • 2篇扈玥
  • 2篇王涛
  • 1篇徐建立
  • 1篇匡季秋
  • 1篇胡凤军
  • 1篇刘荣
  • 1篇曹静
  • 1篇柳莉
  • 1篇王金贤
  • 1篇宋瑾
  • 1篇宋志香
  • 1篇薛文英
  • 1篇刘坤
  • 1篇杨利亚
  • 1篇陈蓉华
  • 1篇杨永杰

传媒

  • 1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医院感染病例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占75.28%,革兰阳性菌占18.80%,真菌占5.92%;病原菌检出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756株,占38.61%,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5.34%,检出第2位的是鲍氏不动杆菌317株,占16.19%,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其耐药率为70.98%,检出第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114株,占5.82%,产ESBLs对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偏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显示高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减缓耐药菌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
杨永杰郝光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加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选取2011年6-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部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395份,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上逐项填写内容,采用趋势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合格率变化趋势。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75.77%,用药时机合格率60.43%,用药时间合格率17.71%;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哌拉西林/舒巴坦;经医院的强化管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越来越低,呈不断下降的趋势(χ2=111.32,P<0.01);用药时间合格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χ2=77.44,P<0.01)。结论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性,经质控管理,用药情况好转,需继续加强政策调控。
宋志香薛文英徐建立张能为刘东国胡凤军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供应室质量控制及物品应急召回的管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质量控制制度和物品召回预案,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及应急能力。方法对供应室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建立质量控制员制度,制定紧急召回预案,加强工作人员职业教育,促进和提高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结果在日常工作中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并且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各种突发情况,使相关工作人员有预案可循;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发生事故后的影响,并在事后做到认真反思,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结论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避免错误和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出现时,通过物品紧急召回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曹静温丽红陈蓉华王丽平扈玥王静
关键词:供应室
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收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资料。结果 1310例剖宫产中有6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4.73%,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贫血、基础疾病、滞产或胎膜早破、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62例切口感染者共培养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7株,占56.67%,革兰阴性杆菌11株,占36.67%,真菌2株,占6.67%。结论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对高危人群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蒋月平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
两种功率直管紫外线消毒灯在医院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功率为30、40 W两种普通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的性能,为医院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3-2010年临床科室使用的功率为30、40W的两种紫外线消毒灯进行跟踪监测:记录累计使用时间,定期进行辐照强度监测,计算平均每小时辐照度衰减数值和使用寿命。结果30 W灯管平均每小时衰减0.0291μW/cm2,平均使用寿命为1138h;40W灯管平均每小时衰减0.1102μW/cm2,平均使用寿命为538h。结论 30W灯管平均使用寿命高于40W灯管,医院消毒空气、物体表面使用30 W紫外线消毒灯优于40 W紫外线消毒灯,双管安装30W紫外线移动灯车比较经济实用。
柳莉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寿命
115例老年患者Ⅰ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医院>60岁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抽取医院2010年1-12月专项手术切口监测资料中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115例,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15例老年手术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使用频率前3位为头孢西丁、头孢米诺、克林霉素;术前<2h或麻醉开始时使用抗菌药物104例,占90.43%,术前未用术后用11例,占9.6%;用药疗程为3~13d,平均6.7d。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监管,正确把握给药时机;术中,提高手术技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用药时间;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药物,加强临床医师与药师之间的合作,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
赵玉萍王烨唐莉
关键词:老年患者抗菌药物
纸塑包装无菌物品改进措施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改进供应室传统使用的棉布包装材料为纸塑包装无菌物品,以提高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方法工作中注意封口检查,每日在塑封前使用纸塑袋测试卡测试合格为准;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不断总结研究、减少包装封口处皱折、烫痕、开启、被锐器刺破问题的发生及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各项操作规程及器械的保护措施。结果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塑封袋、应用合适的塑封温度,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包装封口处皱折、烫痕、开启、被锐器刺破等问题,进行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保证包装物品的质量。结论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及适当的保护措施有效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发生,纸塑包装安全可靠。
扈玥温丽红宋瑾武迎宏
关键词:纸塑包装
救助性精神病院医院感染控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降低社会救助性精神病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培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认识,转变观念;规范入院流程,加强预检分诊;做好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工作,改善患者休养环境。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008年(干预前)的8.48%下降为2009年(干预后)的3.58%,传染病发生率由6.04%下降为1.94%。结论通过改变临床医务人员的惯性思维,转变观念;严格执行入院流程,加强预检分诊;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达到救助性精神病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共创医院感染零宽容。
王秋玲武迎宏
关键词:精神病院医院感染
基层医院Ⅰ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Ⅰ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将医院骨科2009年第一、四季度同期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79例进行干预对照研究,其中第一季度为干预前,第四季度为干预后。结果干预前后比较,抗菌药物应用率由100.00%下降至80.00%(P<0.05),其中用药无适应证比例由干预前55.96%下降为干预后34.29%;干预前预防用抗菌药物共涉及9大类25种,居首位是头孢菌素类,占67.37%,前3位品种分别是阿洛西林、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干预后共涉及6大类13种,居首位为头孢菌素类,占73.21%,居前3位则为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结论干预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并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薛茜张紫竹马玉茹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
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及对策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并提出控制医护人员锐器伤相应的对策。方法利用北京地区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根据该地区124所二、三级医院上报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情况,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通过发现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护士在全部报告的伤害记录比例最高,约占65.4%,医师占26.9%;锐器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在病房内、手术室、病房外、门诊、急诊、ICU等;工龄<5年的医护人员最易发生锐器伤害;导致锐器伤害的器械种类主要为注射针头等;最为常见发生伤害的医疗操作环节是手术中(缝合或切开时等),占14.8%,丢弃前针头等锐器物处理时占10.3%。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与工龄、职业分布、工作地点、锐器物种类、操作环节、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缺乏职业安全教育、操作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武迎宏郭沈刘坤李冬梅王涛
关键词:锐器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