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80-2010)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新英於春贺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电视剧
  • 3篇题材
  • 3篇农村题材
  • 3篇农村题材电视...
  • 2篇电视
  • 2篇电视新闻
  • 2篇电视新闻节目
  • 2篇新媒体
  • 2篇新闻
  • 2篇新闻节目
  • 2篇中国电视
  • 2篇中国电视新闻
  • 2篇中国电视新闻...
  • 2篇文化
  • 2篇喜剧
  • 2篇媒体
  • 1篇电视新闻改革
  • 1篇电视荧屏
  • 1篇电影
  • 1篇动因

机构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於春
  • 3篇张新英
  • 1篇贺彩虹

传媒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国电视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文化视角的迁移被引量:2
2013年
在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中,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梳理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便不难发现,30年间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观照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文化观照视角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前期,农村剧采取的是相对单一的政治视角;80年代中期~90年代转向自省自觉的文化审视;新世纪以来则进入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层观照。这种变迁体现了农村剧创作的进步和农民文化的发展。
张新英
关键词:文化视角迁移
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类节目主持的发展创新——基于一种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类节目主持的相关实验,以及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思路,对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类节目主持教学的新特点进行了探索,以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於春
关键词:新媒体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及其文化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新时期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了大量的乡村女性形象,不少作品更直接以乡村女性作为表现的主体。这些女性群像基本可以归入苦难女性、女强人、道德女性和落后女性这四类范畴。借助这些乡村女性形象在时代中的审美衍变,通过对她们的婚恋情感、人生命运及未来出路的展示和思考,农村题材电视剧对中国乡村传统、乡村现实和乡村文化进行了全面探索与考察,完整地勾勒出一幅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图景,拓宽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表现空间。
张新英
关键词:农村题材电视剧女性形象文化意义
被遮蔽的乡村与被想象的农民——新世纪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批评被引量:6
2015年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广袤的乡村和数量庞大的农民。长期以来,乡村和农民作为"吾土吾民"的象征,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国家与国民的形象符码。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题材类型,在呈现乡村历史与现实的变迁以及农民的文化心理嬗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张新英
关键词:农村题材喜剧化创作动机轻喜剧电视荧屏商业主义
2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事业的发展轨迹与现实动因被引量:4
2012年
2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事业从探索、崛起到成熟,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本文梳理了1992年以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事业的发展轨迹和标志性史实,探析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事业20余年发展的现实动因,即国家改革进程为主导、外来影响的助力、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於春
关键词:动因
近年来中国喜剧电影的小品化现象及反思被引量:15
2012年
我国喜剧电影在近年来有一种"小品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利用小品化的喜剧情境推动和展开喜剧情节,小品式的语言运用以及小品演员的夸张化表演等方面。电影被批评为小品化,这其中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有一些评论者认识上的误区,也有中国喜剧电影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应该从喜剧电影的人物塑造、喜剧电影的叙事及喜剧演员的表演等方面进行反思。我国喜剧电影要走出狭小局促的格局,必须吸收多种元素,在借鉴小品要素的同时把叙事的现代感和视觉的奇观化融合起来。
贺彩虹
关键词:喜剧电影
进步与制约——1993—2003年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的现代性探索
2015年
1993—2003年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做出了较大的现代性探索和创新,但在后续发展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舆论监督的结构性制约,新媒体冲击,收视率悖论,人才建设瓶颈。如何立足现实,继续推进舆论监督中官意、民意、媒意的三结合;如何加快推动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效果评估上质化与量化如何并重;如何提升主持人的职业化、专业化,践行法治,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於春
关键词:电视新闻改革舆论监督新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